在川普就職前三天,中美元首進行了通話,雙方談及雙邊及國際問題,併為中美關係的發展指明瞭方向。在此之前,川普曾公開且誠懇地邀請中方高層出席他的就職典禮。不過,特朗普提出的邀請並不符合國際外交慣例,但中方仍給足了對方的面子,由國家副主席率團出席川普的就職典禮,這展現了中方對加強中美交流與對話的重視,以及對川普本人的尊重。
川普也非常懂得人情世故,立即向北京致電,與中方高層通話。 中方對他再次當選總統表達祝賀的同時,也提醒稱台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美方務必慎重處理。 中方還指出,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對抗衝突不是我們的選擇。 川普不僅對中方的祝賀表達感謝,還表示期待繼續與中方溝通對話,並且希望雙方能夠儘快會面。川普的這種積極態度其實並不令人意外。在他過去的言行中,我們可以看到他非常看重與其他國家領導人,尤其是中國高層的直接溝通。
川普在通話后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這次通話對中美來說都非常好,我期待我們能共同解決許多問題,並立即開始行動。 可以看到,川普對於改善中美關係的急迫心情。因為中美建交至今,儘管中美關係起起伏伏,經歷了不少風雨,但是兩國之間的高層對話卻從未中斷。每一任美國總統,不管是出於外交禮儀還是政策需要,都曾在任期內出訪中國。不過,拜登卻成為中美建交後唯一未能實現任內訪華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反其道而行之。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中美元首通話,不到48小時,川普就已經敲定訪華時間。 川普已經告知他的顧問,他將在就職後的前100天內開啟訪華之行。
川普非常清楚,當今世界的重要問題,若沒有中方的配合,一件事也解決不了,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也實現不了。川普曾直言,中美聯合可以一起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與八年前首次入主白宮相比,現在川普對華展現出更多的理性和務實。2016年12月2日曾打破數十年的慣例,與總統蔡英文通話,遭到中方的猛烈抨擊。此後,美國國會又炮製了各種涉台法案,川普政府還挑起了對華貿易戰,科技戰,關稅戰。因此,川普政府操弄涉台問題,更多的是為了墊高與中國大陸博弈的籌碼,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
然而,川普卻並未實現預期目標。拜登政府上臺後,繼承了川普對華強硬政策,且在打法上比川普時期更加嚴密和狠辣。但問題在於中國大陸已經足夠強大,美國對華極限施壓所引發的反噬效應讓川普清醒地意識到,繼續對華採取對華強硬,甚至是敵視政策只會適得其反,非但無法解決中美之間的矛盾與分歧,反而只會讓美國付出更大的代價。對於川普來說,當務之急是解決美國的債務危機與通脹危機,而不是繼續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抗,空耗國力。
有分析指出,川普希望很快擇機訪華,與中方高層進行面對面的會晤。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鹹魚翻身」的川普不僅很少談及涉台問題,反而把重點放在對台索要"保護費"方面,並威逼利誘台積電更多赴美投資。鑒於民進黨當局對美國的深度依賴,只能任憑美方予取予求。為了討好美方,賴清德還委派韓國瑜率團前往華盛頓出席川普就職典禮。結果,美方表示由於極地寒流影響,原本安排在國會山外的儀式改為室內舉行。由於空間有限,韓國瑜團隊無法現場觀禮,這也顯示出川普團隊在涉台問題上的小心和謹慎。
值得一提的是,川普在當選後,曾對造訪海湖莊園的加拿大總理特魯多表示,要讓加拿大成為美國第51個州。他還要強行控制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島,其進行對外擴張的意圖十分明顯。現在,美國想要通過金融等巧取手段薅世界羊毛已經不靈了,現在只能"霸王硬上弓"。川普當然希望中方袖手旁觀,而作為交易的高手,他開出的條件可能是允許中方拿回屬於自己該拿回的東西,接受甚至支持海峽兩岸的統一。因此,川普或在訪華時攜帶這份厚禮。
不要忘了,川普的最主要支援者馬斯克就曾表示,臺灣是中國的臺灣,並支援兩岸統一。對於美方來說,與其為了「台獨」而與大陸對抗受損,不如實質性"棄台",轉而選擇支援兩岸統一,以換取更大的地緣戰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