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新知/高齡新食尚~輕鬆做出食在簡單好料理

  民以食為天,隨著年齡增長面臨牙齒鬆動、脫落、口水分泌少、咀嚼乏力、早飽等腸胃功能的改變,以致食物選擇侷限、容易攝取不足或不均衡,造成體重減輕以及增加衰弱和感染的風險。

  國民健康署推展高齡營養飲食質地分級,並在去年舉辦「2024銀領新食尚、銀養創新料理」競賽。透過食材挑選、切割和烹煮技巧,教導民眾簡單做出長輩「吃得下、吃得夠、吃得對、吃得巧」的餐點。為了推廣高齡飲食新觀念,仁愛院區營養科組隊參加專業組,以鷹嘴豆烤蛋和山藥鯛魚塔二款餐點參賽,並於競賽193隊中獲得優勝獎的殊榮。

  質地種類 適用對象 食物尺寸建議

  ⑦級 容易咬軟質食 牙齒功能不佳,但仍可咀嚼食物,且舌頭可推送食物幫助進食。 不限制(小於3公分塊狀更好入口)。

  ⑥級 牙齦碎軟質食 牙齒無法咀嚼,只能靠牙齦咀嚼食物和舌頭推送食物幫助進食。 小於1.5公分丁狀。

  仁愛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徐珮華說,菜餚設計理念,為包含全榖雜糧類、豆魚蛋肉類和蔬菜類的綜合菜餚。「山藥鯛魚塔」以山藥作為主食,減少精緻澱粉,搭配色彩繽紛的食材,增加視覺美感,也可增加植化素攝取。「鷹嘴豆烤蛋」蛋白質來源選擇蛋奶素者也可食用的雞蛋,鷹嘴豆屬於高蛋白乾豆類,烹調採取「烤」的方式,注意烤盅必須覆蓋,以避免因水分蒸發食材變得太乾,不利長輩吞嚥。

  《食譜與烹調方式》

  一、容易咬軟質食 山藥鯛魚塔

    1. 食材:山藥80g、紫山藥80g、台灣鯛55g、蘆筍25g、紅蘿蔔10g、洋蔥15g、沙拉油0.5茶匙。

    2. 烹調方式:(1) (紫)山藥切塊(1.5 cm)後先泡水,瀝乾水後拌入少許鹽,蒸15-20分鐘。(2) 鯛魚切塊(5 cm)表面抹少許鹽,加少許米酒去腥,蒸10分鐘。(3) 洋蔥與紅蘿蔔刨絲,蘆筍刮除表面粗皮後切段(3 cm)。起油鍋,將上述食材分開炒熟。(4) (紫)山藥蒸熟後,填裝至圓形模具後脫模,上方擺鯛魚塊,將洋蔥及紅蘿蔔絲擺在鯛魚上。(5) 炒熟的蘆筍,置於山藥鯛魚塔旁作為盤飾。

  二、牙齦碎軟質食 鷹嘴豆烤蛋

  1. 食材:鷹嘴豆(濕)20g、馬鈴薯20g、牛番茄100g、洋蔥50g、綠花椰菜5g、聖女番茄15g、雞蛋1顆、沙拉油2茶匙。

  2. 烹調方式:(1) 洋蔥切碎,綠花椰菜切小朵(1 cm)。(2) 聖女番茄和牛番茄,川燙、去皮、去籽、切丁(1.5 cm)。馬鈴薯切丁(1.5 cm)川燙至八分熟。(3) 起油鍋,依序放入洋蔥、牛番茄、鷹嘴豆和馬鈴薯拌炒均勻,並加入鹽和黑胡椒調味。(4) 將上述食材盛裝至烤盅,中間打蛋,擺上綠花椰菜和聖女番茄。(5) 烤箱預熱200度,烤盅覆蓋烤2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