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在陸作出承諾~賴清德口風有變,國共能第三次合作嗎?

  據陸媒報導,近日,前總統馬英九赴陸參訪,並傳達了兩岸同屬一家,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積極信號。 馬英九在大陸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晤時承諾,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擴大交流合作,增進同胞福祉,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讓中華民族在全世界抬頭挺胸。 儘管馬英九早已卸任總統一職,但仍在國民黨內部擁有很強的政治威望。 人們不禁要問的是,國共還能進行第三次合作嗎?

可能是 1 人的圖像

  眾所周知,國共在歷史上曾有過兩次深度的合作,一次是合作打倒北洋軍閥,震懾了帝國主義; 另一次合作是並肩作戰,趕走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保衛了我們的家園,成功收復了臺灣。 然而,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敗後不得不退居臺灣,導致兩岸分離至今。 但這並不影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大陸對台擁有主權的事實從未改變。

  縱觀世界歷史,幾乎所有國家的統一都是以武力的方式完成的。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臺灣也曾落入外國或叛亂者之手。 為了收復臺灣,當時的中國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武力解決的方式。 明朝末年,鄭成功揚帆渡海,揮師南下,成功地從荷蘭殖民者手中奪回寶島; 清朝初年,施琅百舸齊發,鏖戰澎湖,實現了康熙大帝一統中國的夙願; 二戰期間,國共兩黨形成統一陣線,浴血奮戰,橫掃臺灣島上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使臺灣再次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歷史上,三次收復臺灣之所以都選擇武力的方式,是因為當時的臺灣被外國侵略或落入叛亂政權之手,為了不使國土淪喪和分裂,只能選擇用武力的方式實現統一。 然而,中國共產黨肩負著民族強盛與和平崛起的歷史使命,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儘管國民黨與大陸的政治理念不同,但始終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認同自己是炎黃子孫,並支持兩岸和平發展。 然而,民進黨卻堅持頑固的「台獨」立場。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曾公開表示,「一中憲法」是我們的脊樑,中華民族是我們的根,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本,絕不允許「台獨」勢力摧毀我們的脊樑和根基。 馬英九,洪秀柱,韓國瑜,蔣萬安等國民黨大佬也曾多次表示要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力爭下架民進黨,拯救臺灣。 今年4月,馬英九展開尋根祭祖之旅,並得到了大陸高層的親切接見。 大陸高層語重心長地表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心結不能化解,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沒有什麼勢力能把我們分開。

  可以說,大陸已經向臺灣同胞充分展示了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統一的善意與誠意。 換言之,我們願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哪怕時間晚一點也並非不可接受。 然而,民進黨當局不僅否認先前海峽兩岸達成的、維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九二共識",而且大搞"台獨"分裂活動,甚至勾連美國等國際反華勢力謀"獨"挑釁,損害國家在領土、主權、安全與發展等層面的核心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大陸不得不針對「台獨」分裂勢力的敵對行動採取包括派遣艦機赴台戰備警巡,舉行大規模的「圍台」實戰演練等在內的一些必要的措施。

  面對來自大陸的壓力,賴清德的口風有變。 早前,賴清德在臺北會見美國智庫竄訪團時向大陸喊話,兩岸可以交流,但前提是"對等尊嚴”。 儘管賴清德改變一貫強硬的口風,但卻難以掩蓋他的「台獨」本性。 何為“對等尊嚴”,簡單來說,就是要與大陸平起平坐,並妄圖製造"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的假像,這是一種經過包裝的政治操弄,其目的在於為繼續謀"獨"造勢和鋪路。 然而,國民黨方面卻始終保持沉默,擔心自己被民進黨當局「抹紅」。

  平心而論,中國國民黨雖然有意中國共產黨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每當中華民族處於危難關頭,兩黨總能團結一致對外,並挽救中華民族於水深火熱之中。 如今,美方有意「以台制華」,鼓動「台獨」,並暴露出現打「代理人戰爭」的傾向。 賴當局主動配合美方干涉中國內政,公然挑釁一個中國原則,進行“台獨”分裂活動。 國民黨若不及時醒悟,與大陸聯手反“獨”,遏“獨”,台海發生“雪崩”就是遲早的事。 因此,若國民黨能以民族大義為重,就能有國共第三次合作,攜手完成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