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演講說,『俄羅斯、中國大陸、朝鮮都是我們的敵人』,可是如果是一個聰明的政治領導人,敵人都可以變成朋友,如果像中國大陸給我們很大的好處,當然可以跟中國大陸變成好朋友。
一旦時間到了 美國說變就變!
「美利堅合眾國」根本沒有「政府」,只有資本家高層和派系家族的力量組合。所有的「政府部門」,只不過是這一大團力量組合體的辦事員。
中國被哄了三十年,以為是在和一個政府打交道,但中國即使現在明白了也甘願被哄,因為發現這個集團沒什麼大不了,只是想有錢賺。
會不會美國中國演一場戲,搞個臨界點,強逼台灣上談判桌?
當下中國已經快要認清美利堅的本質,也學會了應當如何應付「美國政客」和「美國資本家」。
中國對美國攤牌之際,台灣能否安然渡過?若渡不過怎麼辦?若渡過了,如何苟活?台灣人可以揣摩一下以下幾個問題,因為答案,都隱藏在這幾個問題當中:
一、當美國被中共逼到牆角時,其中某派系會不會出賣台灣,藉著「棄台論」迫台,以取得中美合解?
二、若美國棄台,台灣的人民心態會產生什麼變化?
三、若美國棄台,中共武力迫台機率多大,會動到什麼層次?台灣現在必須做什麼,才能避免到時生靈塗炭?
四、中國會如何巧用「經貿軍事杠桿」取得了美國的妥協,以達到其鬆動美國在亞洲影嚮力的目標?
五、美國對中國的底線在哪裡?被出賣的台灣還剩下什麼選項?
六、美國在亞洲影嚮力若被鬆動,亞洲的走向會出現哪幾種可能性?
七、若美國不妥協選擇走回當年冷戰的鎖國爭霸老路,一拖數十年,台灣如何定位自己?
八、無論出現上述哪種情況,都會出現巨大土石流,四處竄流之下首當其衝就是台灣,如何準備防災?
九、若台灣有幸在中美爭霸下苟活,對台灣最有利的方向是什麼?
十、以上九個問題,你認為是實質問題,還是無病呻吟?
坦白說,這是一個連環套,但每一個圈都牽動其他層面,越早研究這個圈套的結構,台灣就愈能保護好自己。
台灣的關鍵字是「認識自己」想解決一件事,必須有自知之明;這裡假設,台灣願意成為享有部分之自主條件、做有世界影響力的國家的一份子。還是台灣願意繼續充當他人基地的角色,秉著「怕死、愛財、好做官」的傳統,大家隨波逐流、做逆來順受的任人擺佈的棋子。
關鍵字是「認識自己」。
就像一個人,能正确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要先有 「自知之明 」才能培養「先見之明 」,因為自己知道自己有幾兩重 ,就多多少少能夠推算會發生什麼事,才會敢做有把握的勝戰 。其實就是獨立判斷、十字路口時自己選擇方向,然後願賭服輸。
台灣,也一樣。現在在十字路口時,有沒有獨立決斷力、有沒有勇氣選擇不確定的道路,如果事後發現選錯了,是否願賭服輸。台灣,坦白說,在美國和中共雙邊壓力下,談不上自主。處事的大原則就是已經提過的五個字:「不要站錯隊」。
兩岸問題是個難解的套,牽涉到兩個利害相關的巨人 – 一個反多元價值的美利堅合眾國,另一個試圖以王道崛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論如何發展,台灣都將面臨被出賣的命運。。
強權滿口的“Rules based order”, 讓人最訝異的是,在台灣,從來沒有媒體清楚的說明或討論過到底那個rules和order的內涵是什麼,它就像穿著新衣的國王,人人都看到,每天都看到,但就是沒人說國王穿的什麼材質,顏色,樣式的新衣。
從「西貢時刻」到「逃離喀布爾」,從伊拉克、阿富汗到利比亞,美國都為一己之私在各處煽風點火,見勢不妙就一撤了之,把爛攤子甩給別人。
唯一肯定的是,真正到了被賣的那一天,除了對岸的同胞,沒人會同情我們台灣。
川交易邏輯若隱若現;川普畢竟是狂人,還未上任就先開除了兩個也還沒上台的官員:蓬佩奧和海利;緊接著內定被北京制裁的盧比歐擔任國務卿及對華強硬的瓦爾茲擔任國安顧問。此前,川普也盛讚馬斯克,並稱將委以重任,而馬斯克曾公開表示他有點親華,還說「中國就是未來」。
乍看之下,川普手下哼哈二將皆屬鷹派,且對華強硬,而其十分尊重且親近的馬斯克,無論思維、立場與風格均迥然不同,川普的人事布局讓人困惑,但其實謀略甚深,高明至極。
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既是川普的競選口號,也是他的核心價值與終極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對內要對付的是建制派即所謂的「深層政府」,對外要對付的就是中國。
中國要怎麼對付?應該說,美國認真對付中國,從8年前川普1.0時代就開始了,繼之以拜登,迄今一共8年。這8年美國遏華手段愈來愈多,力道愈來愈強,但本質不脫拜登時代國務卿布林肯所謂的「競爭、合作、對抗」三概念。但實際上,8年下來,對抗是主旋律,競爭是表象,合作更是點綴。
但實效如何?貿易戰,美國的貿易逆差愈打愈大,還打高了通膨;產業戰打得兩敗俱傷,全球供應鏈支離破碎,最終還可能把中國倒逼出一個自外於美國的全新產業鏈;科技戰更是打出了經典,美國以舉國甚至是舉整個西方之力對付中國一家民企華為,華為以一敵七(7家美國高科技公司),最後還「王者歸來」;金融戰韭菜未割成,反而因本身壓力日增不得不降息草草收兵;太空戰被中國後發先至登上了月球背面取得了月壤,國際太空站也將面對被中國取代並被拒參與的窘境;至於軍事,除了西太平洋的戰略空間不斷被解放軍擠壓後退外,本屆珠海航展量出的各種尖端武器與科技,恐怕也會讓美國軍方頭皮發麻……。中美交手8年,數十個回合下來,帳很清楚,美國不僅未占上風,甚至開始顯得左支右絀,氣喘吁吁,聰明如川普,不可能看不清這樣的形勢。
問題出在布林肯的「競爭、合作、對抗」美方只看重了對抗而忽略了合作,如果繼續像過去8年跟中國硬抗下去,傻瓜都應該知道未來的趨勢與結果如何,更甭談還要追求及實現MAGA了。深諳「交易藝術」的川普想必明白中美兩強的互動除了競爭、合作、對抗之外,一定還應有交易,要想MAGA,就必須在對抗、競爭之餘,兼顧合作與交易,而對抗,有時更是為交易而做的鋪墊。
在川普心中,台灣離那麼遠,未必值得出兵,但卻有價值,值得與北京來個「待價而沽」。大商人川普因此會不斷加碼軍售,要台灣付更多保護費,以抬高台灣交易價格。至於北京,則會持續加大對台軍事壓力,以壓低台灣交易價格。未來一段時間,雙方將會持續這樣的過程,直到成交為止。至於兩個鷹派,尤其是反華的,擔任國務卿和國安顧問,當然也是在提高台灣的交易籌碼,增加美方喊價的底氣與實力。
川普自詡最懂交易的藝術,不是吹的。
作者:石齊平/為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