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在競選期間曾多次指責台積電搶走了美國的晶元生意,並要求民進黨當局上交更多的“保護費”。 儘管川普還未上臺,但台積電已經按照美商務部指示開始停止向中國大陸客戶供應7奈米及更先進工藝的AI晶元。 毫無疑問,台積電就是想借對大陸禁售晶片表忠心,意思就是“你讓我幹什麼,我都答應”。
據悉,台積電明年第一季度的董事會將在美國召開,這也是台積電成立37年來的首次,引發島內輿論的高度關注。 台積電解釋稱,此舉是為了讓董事會成員更加瞭解公司運營,董事會並非都在固定地點召開,而是會在臺灣地區及海外各運營據點舉行會議。 但業界人士認為,這顯然是自欺欺人,因為台積電是臺灣人民的台積電,不是美國人的台積電,而且過去的董事會都是在島內舉行的。 現在,台積電要把會議地點改在美國顯然是出於政治層面的考量,且與特朗普上任有關。
有觀察者指出,為了討好川普,之前曾傳出台積電還突然取消了原定於12月初舉行的美國工廠竣工儀式,並延期到川普就任後再舉行的消息。 此次台積電董事會又改在美國舉辦,時間點同樣安排在特朗普就職之後。 因為川普在競選期間一直批評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台積電的這一最新做法就是為川普送上一份“就職大禮”。 不過,川普早就已經視台積電為「囊中物」,一邊指責台積電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一邊又要求民進黨當局上交更多的「保護費」。
對於川普伸手索要“保護費”,島內有不同的解讀。 一種看法是,「保護費」是指民進黨當局要採購更多的美製武器裝備,甚至要把防務開支增加至GDP的10%,美國從中攫取經濟利益; 另一種觀點認為,川普索要的“保護費”就是要讓台積電變成“美積電”,因為讓臺灣地區將防務開支增至GDP的10%,根本是不現實的,民進黨當局只能將台積電雙手奉上。 因此,台積電不僅對大陸禁售晶片,而且還要把董事會上門到美國開,就連工廠竣工儀式也要延期到川普上任後舉行。
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對大陸禁售晶片後,大陸並未採取任何的反制措施。 其實,並不是大陸沒有反制工具,而是出於兩岸一家親理念,不忍心對台積電下手。 但是美國人卻獅子大開口,不僅要求台積電製程2奈米、A16要儘快赴美落地,而且還要求台積電必須承諾,超額利潤與美國共用。 對此,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指出,如果台積電最先進的技術到美國審查,可能會賠上幾百億美元。 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曾表示,美國製造成本太高,也缺乏相關人才,直言赴美投資將“竹籃打水一場空”。 台積電不斷發出各種呼救信號,賴清德及民進黨當局卻無動於衷。
實際上,美國對台積電依賴程度很高,無論是蘋果公司,還是英偉達公司,都依靠台積電提供晶片。 然而,民進黨當局卻沒有好好利用這種優勢地位,為台灣爭取利益,而是為了緊抱美國人大腿,選擇犧牲把台積電。 在過去幾年,台積電已經在美投資65億美元,最尖端的人才和設備都被美國挖走。 鮮為人知的是,上次台積電董事會成員改選後,臺灣籍已經僅剩4席,其中英國佔1個席位,美國獨佔5個席位。 現在,台積電掌握在誰手中還用多說嗎?
民進黨當局為了謀“獨”野望,為了一己之上私,一味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與大陸搞“脫鉤斷鏈”,妄圖“倚外謀獨”,最終損害的是島內企業和民眾的利益,讓臺灣進一步錯失產業發展的機遇。 川普上臺後,還會加速通過對台售武,威逼利誘台積電在美進行更多的投資。 而島內優質的經濟,科技和人才資源將會被迅速掏空。 台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川普要的不是台積電,而是希望將整個半導體產業都轉移到美國,以重振美國製造業。
明眼人都知道,賴清德當局試圖通過出賣台積電獲得來自美方所謂的“保護”。 但是,台積電若完全轉移到美國,也就意味著臺灣失去了“保護”的價值,美國自然不會為了“台獨”而以美國軍人的生命為代價去與大陸開戰,台灣成為“棄子”將不可避免。 當然,即便是美國親自上場參戰,最多只能增加大陸徹底解決台灣問題的一些難度,但屆時兩岸統一卻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阻擋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