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馬英九是一位不合格的「政客」?

  這是一篇大陸學者對馬英九前總統的評論,可說是中肯務實又褒貶公正!結論:他是一個好人、君子、好幕僚長、好學者、但卻100%不是一位合格的「政客」。尤其是他當總統的時候,把自己「一手好牌打成爤牌」,同時造就了今天的民進黨。

  如果您有興趣看下去,可繼續細細閱覽⋯

  大陸學者王陶陶對馬英九的評價:一如韓信評價項羽的格局:項羽對待長輩謙恭,對待弱者仁慈,對待病者體恤,但這不過是一種婦人美德。但是項羽對待立功部下吝於賞賜,對待勇武壯士不予提拔。因此,英雄豪傑終究會會離他而去。

  劉邦問項羽部屬勇將陳平:「我與項王有什麽區別?」陳平說:「大王粗野輕慢,項王謙遜有禮。」劉邦再問:「那何以棄項王而歸我?」陳平回答:「大王不吝恩賜,項王則寡於封賞。」

  毫無疑問,馬英九算得上一個優雅的君子,他為官清廉,做人謙遜。然而,他卻是一個被對手和盟友共同仇視的總統。比較台灣政壇曾經的弄權者,馬英九的結局算是堪稱悲涼。李登輝黑金權詐,依然有人崇拜他;陳水扁貪汙腐敗,依然有人捍衛他。而馬英九無根無蒂,卻是孤家寡人。

  很多時候,真正的好人和君子並不適合從政。這是因為他們無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子的心胸狹窄格局,往往會化作致命的傲慢,把自己制造無數的敵人。這一種對美德過高的執念,會使他們低估最基本的常識,忽略普通人參與政治的本能動機,把道德上的瑕疵視為不可饒恕的過錯,並將別人的付出和犧牲視為職責之內的理所當然。

  宋楚瑜的親民黨,與馬英九是曾經的藍營盟友夥伴,並在2008年大選中出力甚多,成為馬英九勝選不可或缺的幫手。但是勝選之後的馬英九並沒有照顧勞苦功高的老宋,並且被他鄙夷為「官迷」盟友【根據維基解密電文,朱立倫曾告訴美國在台協會人員,馬英九「非常不喜歡宋楚瑜」這種貪官污吏的人】

  宋楚瑜不但沒能獲得夢寐以求的行政院長職務,連自己的親民黨幹部也被挖角。從此,宋楚瑜前盟友變成為馬英九政治生涯中最堅定的敵人。
軍公教是馬最堅定支持者、國民黨的鐵盤,但是2012年勝選後,馬英九為了所謂的「公平主義」,改革大刀砍向軍公教的福利。從此,國民黨的政治基石坍塌了!

  還有那些頂著壓力為馬英九沖鋒陷陣的國會議員,政府公務員和記者,被他認為是追求基本理想、順理成章的付出者,沒有獲得他的回報又扼殺他們一生為國家貢獻的應有退休金福𧘲,造成國民黨的鐵盤實際上毀於馬英九之手。

  台灣的政治對於從事政治的人來說,不是追求理想,他們是有政治目的,而在民眾投票選出來的總統,不是求認同,而是爭權益而已。畢竟英雄好漢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鹽。名聲可以吸引人,卻不能籠絡人;道德使人尊敬,卻不能使人服從。

  馬英九狹窄政治,只是沈迷於蔣經國的清廉、醉心蔣經國的勤政,卻不知蔣經國的謹慎,以至於蔣經國從不敢輕易讓物價上漲,更不敢削減軍眷的福利與公務員的退休金,馬英九只模仿蔣經國老榮民般簡樸臥室,公務員的奉公守法,卻沒能擁有恩師歷經滄海後的洞察力。

  馬英九當蔣經國的英文秘書時,專注領袖生活起居的瑣碎細物,和籠絡人心的感人瞬間,卻輕易放過了那些權力政治最關鍵的基本常識「人以利動」。

  蔣經國對待政治盟友和老兵部下,向來以慷慨聞名;希特勒對待立功的部下,必然賞賜莊園和大袋的鈔票;即便物資再匱乏,列寧也要想方設法滿足布爾什維克官員的「特供」待遇。

  馬英九做了很多令人【親痛仇快】的愚蠢政策,造成黨內不黨、居官無能、群妖而起的社會亂象!

  我們事後細思詳查分折馬英九堪稱只能是一個秘書之類的角色,適合擔任一個高級秘書的工作,讓這樣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文人從政,也是難為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