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局勢,牽動著無數中國人的心。這片蔚藍的海峽,有太多的歷史記憶與民族情感。然而,近年來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美台之間日益密切的互動,無不在加劇著台海地區的緊張氛圍。對於關心兩岸和平的人們來說,這種局面無疑令人憂心忡忡。
有人不解:既然大陸,早已具備解決台灣問題的軍事能力,為何至今仍未採取行動?究竟有沒有實力「武統」?正如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所指出的那樣,大陸確實擁有“武統”的實力。然而,實力與行動之間,並非簡單的等號關係。
冷戰的結束,一度被視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臺灣。其戰略地位,也悄悄發生了微妙變化。彼時,海峽兩岸關係仍處於微妙平衡之中,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迅速崛起,這種平衡逐漸傾斜。
二十一世紀伊始,中國大陸的軍事現代化進程大幅加速。五角大樓的報告指出:“早在2015年,中國就有能力在台海地區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了。”這個判斷不是無中生有。
近些年,中國在反介入/區域拒止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能夠在短時間內控制台海局勢。兩岸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到了2020年左右,中國已經有能力獨立解決台灣問題了。
但是,台海問題不只是軍事較量那麼簡單。美國一直是臺灣的保護者,它會不會介入,怎麼介入,都會影響局勢的發展。五角大樓的推演顯示:即使美軍介入,它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存在也會面臨很大挑戰。中國的遠端打擊能力已經很強,可能會重創美軍在這個地區的軍事基地,削弱美軍持續介入的能力。如果失去美國的有力支援,臺灣的處境會變得很困難。長期的軍事封鎖,會導致國內秩序崩潰。
最後,可能不打仗就投降了。那為什麼,大陸遲遲不動手?
01/三方面考慮
首先,大陸始終強調和平統一。這不僅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更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兩岸同胞的利益。戰爭,雖然可以解決一時之急。但其帶來的創傷,往往需要數代人的努力才能撫平。大陸反覆舉行軍事演習,其實是在向「台獨」勢力亮劍。這既是實力的展示,更是態度的表明。
大陸想說的是:統一是大勢所趨,擋不住的。大陸一直在釋放善意,希望和平解決問題。但臺灣某些勢力似乎看不到,或者說不願看到這些善意。
他們的做法,不僅違背歷史潮流,更是罔顧民眾利益。如果臺灣當局繼續這樣下去,後果可能很嚴重。即便不直接動武,光是封鎖海峽,就能給臺灣造成巨大壓力。這不是威脅,而是現實。歷史告訴我們,分裂終將統一。這不是哪一方的意志,而是歷史的必然。
其次,台灣問題的複雜性遠超軍事層面。它涉及歷史、文化、經濟等多個方面,需要綜合考慮,謹慎處理。貿然採取武力行動,可能會帶來無法預料的後果。不僅影響兩岸關係,還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國際影響。
再者,時間站在祖國統一這一邊。隨著大陸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和平統一的基礎正在逐步夯實。與此同時,「台獨」勢力的根基,也在不斷削弱。在這種情況下,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我們期待的是,通過和平方式實現兩岸統一,而不是任何一方的“潰敗”。只有雙方都獲益,才是真正的勝利。
02/洪秀柱的觀點
洪秀柱的觀點,直指當前臺灣社會面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教育對年輕人的影響。她認為,民進黨通過「洗腦教育」,誤導了年輕人的價值觀。
確實,在當前的台灣社會中。
一些勢力為了一己私利,不惜通過教育等手段,淡化甚至否定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事實。這種做法,無異於割斷文化血脈。
她還說:“戰爭絕不能去試的,因為人死就活不回來了”。和平發展是人類社會的主流,戰爭的代價總是慘重的。
在核武器時代,戰爭的後果更是難以想像。她說:如果真有人不怕大陸,認為大陸不敢打過來,或者真心願意“為了臺灣而戰”。不妨申請組織一個「志願軍」。讓蔡英文給他們頒發勳章,全部到作戰一線去服役。如果戰死了,也不妨讓蔡英文出錢給他們修一個「台獨忠義祠」。做不到這些,那還有什麼臉,再去空談'為了臺灣而戰'? ”
“台獨忠義祠”這個說法,雖然尖銳。實則是,對那些高喊「台獨」口號的人一記當頭棒喝。
在地緣政治的博弈中,普通民眾往往成為犧牲品。那些煽動對抗情緒的政客,是否考慮過他們的言行,可能給普通民眾帶來的災難性後果?洪秀柱作為臺灣政壇的資深人士。她,對年輕人的關切溢於言表。
“我年紀大了沒有關係,但年輕人的前途在哪裡呢?”這句樸實無華的話語。不僅是一位長者對下一代的深深牽掛,不僅是個人情感的表達,更是對臺灣社會未來的一種憂慮。
一些政客,似乎正試圖在臺灣複製烏克蘭的悲劇。然而,臺灣的地理位置、歷史淵源與烏克蘭大不相同。一旦爆發戰爭,後果將不堪設想。
即便是美國,也難以在第一時間對臺灣提供有效援助。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勢力,卻仍在不斷挑撥兩岸民眾的關係,將2000多萬臺灣民眾綁架在自己的政治戰車上。
他們將黨派利益,凌駕於台灣整體利益之上。這種做法,無疑是在玩火自焚。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不禁要問:台灣的未來,究竟應該何去何從?是繼續被某些政客牽著鼻子走,還是回歸理性,尋求兩岸和平發展之路?答案似乎不言自明。
03/繼續對抗下去,對誰有利?
洪秀柱的言論,猶如一道驚雷,在臺灣社會引發了廣泛討論。每當解放軍,在台海進行軍事演習或「繞島飛行」時。他們就大肆渲染「威脅論」,試圖在兩岸民眾間製造隔閡。這種做法,不僅違背歷史潮流,更是罔顧台灣民眾的根本利益。
事實上,這些政客最害怕的,恰恰是兩岸和平統一。因為一旦統一實現。他們賴以生存的「台獨」主張,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對洪秀柱的言論如此緊張。那些毫無道理的荒唐言論,只會讓民眾對某些政客越發反感。
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只有兩岸和平發展,才是確保臺灣長治久安的唯一出路。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掉以輕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始終是我們的底線。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這一樸素情懷,是大陸對兩岸同胞的真摯感情。但這並不意味著,大陸會對“台獨”分裂行為無限容忍。一旦有人膽敢越過紅線,解放軍必將堅決出手,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分裂是暫時的,統一是大勢所趨。
面對這樣的局面,臺灣當局和民眾需要認真思考:繼續對抗下去,對誰有利?和平發展、共同繁榮,不是更符合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嗎?歷史的機遇視窗仍在,但不會永遠敞開。及時調整方向,才能避免錯過時與勢,陷入無法挽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