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歷史愚民政策會被歷史訕笑

  岳飛的「精忠報國」原本是大多數人朗朗上口的故事,沒想到,郭董跟我說, #他女兒竟然不知道岳飛是誰?這讓我也跟著驚訝了。另外一個故事是,這兩天吳淡如在中廣主持節目時, #感嘆女兒和同學不知道誰是孫中山,這讓她感到震驚。兩個真實發生的事件都證明:教改到現在超過25年,我們學生的素質是不是真的提升有待商榷,但是造成歷史的「斷鏈」,卻是不爭的事實。

可能是 1 人和文字的圖像

  馬英九2011年宣布啟動「十二年國教」,新課綱108年8月在爭議中上路,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108課綱」。我聽到很多歷史老師抱怨,108課綱的歷史課從每周2節減少到1節,教材教不完已經讓老師頭大, #歷史的連貫性還被打破,成為破碎的獨立事件,少了時間軸,很多因果關係難以釐清,讓老師更不知道從何教起。

  至於現在中學生不知道岳飛、孫中山,則是民進黨政府刻意「去中國化」的結果, #把中國史納入了東亞史,篇幅自然大大縮水。 #但是再怎麼泛政治化也不能企圖掩蓋歷史,讓我們的孩子成為「失根的一代」,沒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做為支撐,讓孩子的眼界、人文素養都變得又淺又薄,歷史課也變得失色,少了宋朝岳飛熱血的報國故事、三國時代桃園三結義的氣蓋山河,損失的都是我們的下一代。

  不管你有多喜歡或有多討厭中國大陸,中國大陸跟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對台灣都重要得太多,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的市場,是台灣外匯的主要來源,是台灣最大的機會,也是台灣最大的威脅,「知己知彼,百勝不殆」,台灣對中國的歷史知道越多,就越能瞭解大陸人民的集體意識及行為態度,刪掉越多的中國歷史,就是自動放棄對中國越多的知識, #去中化造成不知己亦不知彼,對台灣不利,甚至會害了台灣。 #民進黨用台獨的意識形態做為對歷史課程的指導,就像是把頭埋在沙裡的鴕鳥,故意忘了大陸就在台灣旁邊,以為改了歷史,中國就變成了泰國、越南,就跟台灣沒有關係了,以為不教中國歷史,中國歷史就消失不見了, #這是歷史的愚民政策。跟日本文部省要求出版社「洗白」二戰罪行一樣愚蠢荒謬。民進黨自以為政治力能改變歷史,終將反過來被歷史訕笑。

  民進黨想不做漢語系、想做南島語系,也不是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你不管怎麼反中抗中,也無法反中國歷史,因為歷史就是歷史。民進黨這種化中國歷史於東亞歷史、想方設法淡化、消弭中國歷史的粗糙硬幹, #根本就是數典忘祖!
不只如此,號稱以素養為主軸的108課綱,上路超過2年,吳淡如「女兒和同學不認識孫中山」,證明歷史課程「去中國化」的談話,不過是講出了現況和自己的感受,竟然就遭到大批1450在她的臉書留言霸凌、出征,讓我不禁要問: #我們的教改怎麼會教出這樣沒有素養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