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和張亞中通了微信,我們都認為美好的一戰已經打過,不能言輸,也真沒有輸。我認為,張亞中的得票數超過六萬,得票率突破三成,已遠高於2017年黨主席選舉,洪秀柱的得票率與得票數。要説張亞中已成為藍營裡新領袖人物,沒有人會有所質疑。
所以這場選戰,張亞中沒有輸,反而成為贏家。反之,朱立倫雖贏,但被政治素人打得焦頭爛額,成了典型的輸家。朱立倫的得票數和得票率都遠低於吳敦義,再加上他為求勝選,答應了地方派系和既得利益者不少條件,這都將成為他未來的重大包袱,他能否有效領導國民黨,我認為極不樂觀。
另外,這場選戰如同一把照妖鏡,把許多似人似鬼的枱面人物都現形了。張亞中指出兩岸間目前有三種處理態度:民進黨是「鬥」,採親美抗中,最後的結果只有逼迫大陸採「武統」一途。國民黨主流是「拖」,號稱親美和中、維持現狀,但親美為實,和中為虛,趙少康與朱立倫在情急下都洩了底,就是一個字「騙」,最後還是要迫使大陸失去耐心,採用非和平手段。張亞中強調「談」,以談促和,由和達統,這是大陸政府首選的統一方式。不過,張亞中敗選了,他只能是國民黨非主流,或自立門戶,創立有論述和執行力的統派政黨。
總之,這一場選戰後,兩岸間的問題解決,走上非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大陸也不可能再對國民黨寄予期待。未來的歷史將書寫下這場選戰的過程和結果,台灣地區曾有最後一次和平統一的機會,但被台灣人民和國民黨拋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