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寄來一個視頻,述說中國駐休士頓的領事在El Paso的美國國家墓園內,舉行了一場對抗日期間於美國受訓殉難的中華民國空軍烈士追悼的儀式。看著視頻上那些烈士家屬跪在墓碑前痛哭的影像,心中多年來的糾結似乎找到了一個宣洩口,眼淚不自覺流了下來。
2018年,我接到一位陌生女士的電話,她告訴我她叫李安,在網路上看到我的名字,知道我對中華民國空軍的事物有著相當的了解,因此希望我能幫她一個忙。聽了她說是有關中華民國空軍的事之後,立刻點燃了興趣。原來她二叔李嘉禾是空軍官校16期學生,在美受訓期間,1944年10月1日因飛機失事罹難。當時還在戰爭期間,運輸至為不便,李烈士遺體就沒運回祖國,就近葬在美國。
李家是書香門第,老太爺在北大教書,李嘉禾是北大數學系的高材生,抗戰期間隨學校南遷,在昆明編入西南聯大,李嘉禾大二時因感國家已到危急存亡之刻,於是毅然投筆從戎,考入空軍官校,他是家族中第一個軍人。
就在全家都等待著李嘉禾由美國受訓歸來時,他們卻收到空軍送來的失事噩耗!家人在悲傷之餘,也因為仍在戰時的關係,無法前往美國祭拜。
時光巨輪飛快旋轉,靜靜躺在美軍墓園中的李嘉禾不知道他獻身軍旅誓死捍衛的土地,已在他殉難五年後的那天,有了新國號,「中華人民共和國」那天在北京成立。他在空軍官校的同學們,卻繼續捍衛著中華民國國號,撤守到了台灣。
七十餘年很快過去,曾參與抗日戰爭的那輩中國人,逐漸凋零殆盡。那一代經歷也早已是歷史的一頁。如非刻意尋找,已漸漸的被眾人遺忘。然而,李嘉禾家人卻沒有忘記這位為國犧牲的兄弟。
李嘉禾的姪女李安出國留學時,就背負著家中幾代人的期望,到美國去找為國犧牲的二叔!
根據舊報及美國軍方歷史檔案,終於知道李嘉禾葬在德州埃爾帕索(El Paso)布利斯堡國家墓園(Fort Bliss National Cemetery)。
李安與她的先生由加州前往德州祭拜二叔時,驚奇發現在李嘉禾墳地周圍還有五十餘個墓碑註明是「中國空軍」(Chinese Air Force)的墳。而那些墳前沒有任何鮮花,與墓園其它的墳形成相當強烈的對比。
看著那些七十餘年來無人弔祭的墓碑,他們突然覺得蘇大學士的那句「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給當時的情境做了最好的註釋。
為了表示對那些為國犧牲烈士們的敬意,李安的先生立刻到鎮上花店買了幾百朵鮮花,放在那些光禿的墓碑前。李安也將那些墓碑上的名字與殉難日期一一抄下,預備替那些被遺忘的烈士們尋找家人。
那些墓碑上的名字是英文的,為了要找出相對的確實中文姓名,他們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這時,李安在網上找到我的名字,於是她與我聯絡,希望我能替他們在台灣的空軍司令部的舊檔案中去找出那些烈士的姓名。
當時,我天真的認為這事絕不困難,因為空軍是當年三軍撤往台灣時「搬家」搬的最完整與最徹底的軍種,南京空軍總司令部裡所有的檔案都搬到台灣,所以根據失事日期,加上英文名字,該會很容易找出烈士的中文名字。因此立刻很爽快的答應了李安。
我將這件事與空軍熟識的長官聯絡,並將那份英文名單送上,那位長官說沒問題,他會交代下去。
幾天後,接到司令部一位女性中校電話,先是問我為什麼要那個資料,然後說因為個資的問題,不能將那些烈士中文名字給我,這使我感到相當訝異,因為並不是要任何人的資料,只是要將已知的英文姓名轉成中文而已,怎麼會牽涉到「個資」?
果有外國友人來問Chiang Kai Shek的中文名字,也不能告訴他嗎?
但是隨即了解這已不是簡單的翻譯問題,而是牽涉到抗戰時期的「中華民國」與當今「中華民國台灣」之間的關係。於是沒有繼續追問,因為那位中校也只是傳話而已。
空軍沒有提供那些烈士們的中文姓名,也沒有派任人前去對那些烈士們致敬。
我雖然可以了解,但並不表示我可以接受這種想法。
在美國住了五十年,對美國的許多政策並不苟同,但我卻非常贊賞美國政府及一般民眾對軍人的尊重。二次大戰結束七十餘年後,美國還在全球各地尋找包括二次大戰在內的各個戰爭中失蹤或陣亡的軍人,一但經過DNA檢測,確定遺骸身分後,必定會以隆重軍禮將為國犧牲的軍人迎回國內。這是對陣亡烈士最起碼的尊敬,是美軍「不拋下任何一個人」(Leave No One Behind)承諾的實踐。
當台灣的高階人士可以認為八二三炮戰是「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戰爭時,那麼與日本人的戰爭更是當今政府所無法認同的,這種情形下,要忽略那些在抗日戰爭中前往美國受訓時殉難的軍人,「個資」就成為很廉價藉口。
只是,當今空軍官校畢業生的期別,仍然是由筧橋時代的第一期承傳下來,這一百多期的畢業生無論是在筧橋、昆明或是岡山畢業,每個人都秉承著筧橋軍風,面對內亂與外侮時,他們都曾挺身而出,捍衛國家。
如今後期老弟們面對異國折翼的學長們,竟採取這種「視而不見」的消極態度,是無法想像與認同的。
李安女士並沒有因為無法提供烈士的中文姓名而罷手,她繼續用其他方法在大陸尋找那些烈士的中文大名與其家屬。
在網路發達的社會,訊息很快地傳到大陸每個角落,二十餘位烈士家屬與李安女士聯絡,最後促成了家屬在2019年春季前來美國祭拜。
那天,中國大陸駐休士頓的領事及美國退伍軍人辦事處的官員們,一同舉辦了一場對那些七十餘年前為國犧牲的烈士們追悼會。雖然未能前往參加,但藉著那段視頻,感受到現場的那股崇敬與哀悼氣氛。
躺在那裡的中國空軍烈士們該會很欣慰在經過七十餘年後,中國政府及親人們終於遠渡重洋到他們的墓前去祭拜,並敬告他們:國家及家人沒有忘記他們。
在中共官方舉行過墓園祭拜之後,中華民國空軍司令部也將那五十餘名烈士的名字刻在空軍軍史館,讓參觀的人們知道抗戰期間,除了在國土上空犧牲的空軍健兒,還有一批人壯志未酬在訓練期間就將熱血灑在美國。
很欣慰,如今在海峽兩岸都能認清這些烈士們犧牲的意義。只是,如果當初中華民國空軍能在第一時間就能主動派出武官前去了解與祭拜,那麼所顯示的敬意就會更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