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下一輩看到的感概

●年近七旬的交大 女教授寫的文章

  我已是幾次住女兒家了。我看到了孩子們的富足、前衛、潮流生活,很羡慕。但是,就有那麼點想不通:他們如此完美了,我們老人們為什麼還要節衣縮食地"接濟"人家?他們的化妝品有多少?隨意買,經常買,剛打開又買,以至於一堆一堆地,過期呀也不知道,而後扔掉,再扔掉……。
他們的衣服,自組織新家庭,就沒有帶來以前的舊衣服,全是新買的 ……。

  他們的零食五花八門,五湖四海。一袋袋、一瓶瓶、一盒盒、隨意一款就是一袋白麵與一桶胡麻油的錢。他們的冰箱裡應有盡有,卻經常去飯店。

  他們的工資,掙多少也是每月花光。他們給大人們的禮物,也就是那麼一點點,一點點…..。

  我們,至今節儉,腦子裡想的仍是~~能省則省,不多花一分冤枉錢 。

  我們買打折的、買低廉的、買一口口兒想吃的,攢下的大把的錢,然後悄無聲息地,傾力補貼給兒孫們。

  下一代用得著嗎? 下一代理解嗎?下一代感恩嗎? 是存在代溝?是時代不同?

  她們豐衣足食後,本應該從收入中提取起碼的儲備金。以保障贍養老人的資金、孩子的成長教育金、自身的各種失業、意外、次及養老金……等不時之需。要承擔他(她)們應擔當家庭責任呀。

  也許我們這一代並不知道,當我們奉為稀罕的食物,給孩子們帶去後 ,人家至今在那擱著、晾著,根本不屑一顧。一旦忘記了,很可能會 毫不心痛地扔掉。

  我們給人家是當地的商品,人家卻想的是外地的商品。我們好不容易去外地給人家帶了禮物,人家卻又說喜歡國際的。我們為什麼不在自已有生之年,大方一把吃盡自己所想吃的地方小吃、特色餐飲 ?

  走出家門去享受大自然,趁著腿腳還靈便,有計劃地到全世界各地逛 一逛,放鬆心情欣賞一下美麗風景呢?我們有什麼必要,為他(她)們的不懂事而買單呢?

  我們應當教給她(他)們儲蓄的方法。教給她(他)們放遠格局謀,化為未來的道理。至於您的錢款財物,還是留給已落後時代的自己吧……!

  趕快行動,從改變觀念做起,全面改良自己的生活習慣。換一種活法,想方設法活出吾輩的精氣神。不然就再沒機會啦!

  此文轉給朋友圈所有有同感的同學、親人、好友們,共讀、共鑒、自省!大家共勉,遠離下流老人國!一羣老人的心聲。值得大家一讀再讀。

●心靈列車:《影音》

  人性和欲望,別不好意思看:人這一生...折騰不過三萬天。拚死拚活去賺錢,看病保養沒時間。某年某月某一天,腿一蹬眼一翻,一命嗚呼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