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台關係鬆綁 鬆綁 再鬆綁
中國大陸進逼 進逼 再進逼
台灣備戰強化 強化 再強化
美中強權激烈競爭,台灣變成棋子的態勢愈來愈凸顯,美台關係鬆綁,我們樂觀其成,但民進黨政府動輒以美台關係「新頁、提升、深化」渲染外交進展,可能創造了「大內宣」效果,卻無法扭轉台灣安全環境更趨惡化的現實;大陸步步進逼,我們必須嚴肅看待,美台關係一鬆綁機艦擾台立刻出場,表面上的理由是在警告美國,威脅台灣,恫嚇台獨勢力,深層的戰略含意,就不只是單純的兩岸問題,全球地緣戰略重新布局,美中兩強爭霸才是重點,不論情勢如何演變,台灣一定是美中角力的熱點,短期內或許還不至於引發全面戰爭,但擦槍走火機率大幅提升已是不爭的事實,國內外有識之士都想問幾個嚴肅的問題,面對可能的戰爭威脅,台灣能做的只剩下強化戰備嗎?兩岸關係只有全面戰爭與局部戰爭的選項嗎?政府準備好了嗎?人民準備好了嗎?大多數人民期盼的維持現狀和平發展不能作為選項嗎?發生戰爭美國會出兵援台嗎?就算美國同意出兵,國務院決策時間、三軍戰備整備時間、兵力投射到達台海周邊所需時間,至少一個月以上,來得及嗎?
美國不斷鬆綁美台關係,但他們的底線非常明確,美國國務院發布《對台交往準則》,鼓勵美國政府與台灣接觸,但同時強調,美台「非官方」關係及「一中政策」原則不變。新版本的標題為「美國『政府』與台灣『相應機構』互動新準則」,刻意避免使用「台灣政府」,與聲明中兩度提及「非官方」關係同出一脈。實質上,新準則不但沒有超越川普時代,限制仍然存在,「任何與主權有關的事物都會被排除」。
民進黨政府只重視形式與口號,實質成果卻少見,美台「雙邊貿易協定」、永續維護台灣全球供應鏈優勢地位、新冠肺炎疫苗合作、參與全球氣候變遷、5月的「世界衛生大會」才是深化關係的指標,現在情況都不樂觀。
布林肯(0412)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電視節目「會晤新聞界」訪問時說:「我們已見到,且令我們認真關切的,是北京政府對台灣採取侵略性越來越強的行為,導致台灣海峽緊張升溫。」,當布林肯被問到,中國若對台灣有所行動,美國是否會採取軍事回應,他拒絕就假設性問題做評論。
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及葛來儀等友台專家,對於「戰略清晰」都持保留態度。卜睿哲最近表示,美國不應對台「開綠燈」,以避免台灣採取不符美國目標,甚至可能引發戰爭的政策。美國有自己的國家利益,即使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仍無法絕對保證台灣的安全,蔡政府卻不知覺醒,依然高枕無憂。
凡事福禍相依,都有好壞兩面,以印太戰略夥伴國家為例,除了印度、台灣之外,都是RCEP成員國,這些國家政治上或許傾向美國,地緣政治、經濟上與中國相互依存關係非常緊密,不可能完全倒向美國,日本是美國重要盟友,政治軍事上聯手抗中,經貿關係上也不敢公然與中國抗衡,印度一直強調國防自主,未必事事配合美國演出。
拜登政府不斷釋出友台行動,但重要框架絲毫沒變,逐漸回到傳統對台政策,反對台獨,也反對大陸對台動武,鼓勵兩岸溝通、交流、對話。美國面臨國內經濟、種族、選舉後遺等問題,外部伊朗、北韓、烏克蘭、俄羅斯等不確定威脅,分身乏術,如果遇到內外部重大情勢演變,或美中之間有重大利益合作機會出現,站在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對台灣「堅若磐石」的支持會做到什麼程度,值得國人深思。兩岸問題終究要靠兩岸自己面對,國家命運不可以寄望別人的幫忙,或敵人的善意,危機就是轉機,台灣的未來考驗蔡政府的智慧,也考驗人民的選擇,不能只靠「天佑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