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準備下公車的時候,因為在放學的尖峰時刻,乘客較多,整輛巴士挺擠的;我背著電腦包,提著工作用手提包,一邊說著”不好意思請借過”、同時想替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家,開出一條能安全下車的道。
當公車的後車門打開時,蜂擁而至的是一群穿著名校制服的高中生,我輕扶著老人家走下車,一名同學為了擠上來,直接迎面撞上老人家,害爺爺的助行器直接掉落馬路!讓我最不解的是:這位女同學ㄧ開口竟然不是感到抱歉,而是三字經問候人。
我這牡羊座的完全忍受不了這幕,叫住這位同學要她立刻撿起爺爺的柺杖並道歉,沒想到她頭也不回,還立馬戴上耳機,似乎在表達”我根本當妳是空氣”。這件事我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衝擊好大,這世代的年輕學子到底怎麼了?公民道德怎麼會敗壞至如此?
再觀察這兩天的「鮭魚之亂」,改名的大多是8年級尾、9年級初的青年,把名字改的亂七八糟,改得理直氣壯,同儕之間還能引以為傲,蔚為風潮。
請容許我這麼說◎真的是亂七八糟。有鮭魚替自己取長達36字的名,大多數以海鮮為主題(鮑魚、干貝、龍蝦等詞彙)、有鮭魚邊驕傲的發文炫耀,還邊怕自己的父母發現、有鮭魚跑到壽司店狂嗑,吃完才發現跑錯棚、有鮭魚改名後才發現用完3次機會,直接同鮭魚盡⋯
#你的名字_是父母親所給的第一份禮物帶著對孩子未來的期許、祝福,取名會特地算比劃、向老師請益,背後多少用心良苦,難道這份「禮物」僅價值一頓「廉價的壽司」嗎?
衝動、自我、任性、無禮的世代現象,試問要怎麼放心把國家未來的選擇權,交給18歲的台灣年輕人呢?(目前正在修法中⋯)
#很抱歉請再容許我這麼說「台灣鮭魚之亂」登上國際版面真是羞恥的事,真的是很難民的行為,丟臉丟到國際去!
我實在很不願意從道德角度來討論此事,說不定這些20歲上下的年輕人還會嗆我:「你們這些老古板封建思想的『老人』!」
#這單純只是世代差異嗎?不,我不認為是台灣的教育深深出了問題,不論是學校教育 還是家庭教育。
P.s為了「吃免錢」而改名,會產生不必要的文書作業,敬請珍惜行政資源。也貼心提醒,改名原則一生最多3次機會,如果超過次數,會一輩子揹著奇特異名,恐怕就踏上不鮭路了。
大家好,我叫李明璇木子李,明亮的明,玉字旁的璇。
我不是李鮭魚,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