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小販的話

  為何國民黨開拓的農、漁通路,大陸讓利的市場,台灣南部綠色縣市不領情?

  首先,全台鳳梨產量約42萬公噸,銷陸4萬餘公噸,佔總產量10%左右,受益的鳳梨農民有限,更別說其他無關的品項農作了。如果再進一步理解產銷通路。農民受益更少,所以要綠色縣市農民『感激涕零』就不切實際了。所以,韓國瑜要訪新加坡、港澳地區,就是要擴大品項及銷量,讓受益者增加。但,這要公務人員肯辛勞的去做,才能湊效。

  其次,談產銷問題,這個話題從我略具知識後,聽了50餘年,似乎永遠存在,始終沒有解決方法。昨天,上市場買菜,順便購買自己喜愛的鳳梨。一個科技大學畢業,年齡與兒子相仿的小販,夏天賣鳳梨、冬天賣柳丁。總喜歡把經營心得和顧客分享,不管對方是否明瞭。他說,銷往大陸的鳳梨,都是『灰色』(白+黑)的地方民代結合大盤商、貿易商,於鳳梨結果初期就承攬買斷。因此,鳳梨被大陸退貨、禁停,與農民的利害無直接關係!

  政治人物借題發揮,表演吃鳳梨、鼓勵買鳳梨、花10億元補償,都只是肥了民代、盤商而已;農民一點好处也撈不到。(再說補償金,是按每公斤25元,全年4萬公噸計算的。

  但是依照農產運銷公司網站公告拍賣價卻是鳳山市場15元,高雄市市場21元。

  綠色民代與盤商所能獲得的補償金,竟高於市場,真是肥水落入『綠』園田,豈一個爽字了得!)

  這也是韓國瑜,要領著市府農業局長、當地農會做中介,直接指導農民做分級包裝、整備貨櫃、對口交易的道理所在。拓展市場、直接行銷,避免盤商、貿易商中間剝削。蔡英文政府,把大陸停進鳳梨,又當成『槍』使,為『反中』增添柴火。

  台灣人的濫情、理盲,再度被利用。夫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