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像坐公交車一樣方便
“4.8海裡,25分鐘。回家的路更近了!”家在連江縣黃岐鎮但嫁到馬祖已20多年的陳巧霞,每年會多次搭乘“黃馬”航線(連江黃岐—馬祖白沙客運航線)返鄉探親。
在她的記憶裡,“小三通”還未開通時,回娘家要先坐飛機到台灣,然後到香港轉機,前後花幾天時間;2001年“兩馬”(馬尾—馬祖)航線開通,要先從馬祖坐船到馬尾,再轉汽車回家,需三四個小時;2015年“黃馬”航線開通後,她回家只要20多分鐘,“就像坐公交車一樣方便”。
和陳巧霞一樣,在廈台商陳信一也是“小三通”的受益人。“我每半個月就來回一次,都是通過'小三通',很方便。”在廈金航線的常客陳信一看來,隨著“小三通”發展,台胞從金門到廈門買房、問診、會友、購物;廈門民眾到金門騎行、買菜刀、住民宿、暢飲金門高粱,“廈金一日生活圈”越來越熱絡。
廈門金門門對門,馬尾馬祖同根生。如今,承載著太多團圓故事的“小三通”航線,已成為兩岸民眾往來的“親情線”——
20年來,乘著“小三通”的東風,閩台間雙向互動的民間交流活動日益增多,“兩馬同春鬧元宵”等品牌活動每年舉辦,媽祖文化、客家文化、關帝文化和陳靖姑文化的交流更是熱絡,兩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親。以媽祖文化交流為例,“小三通”開通至今,湄洲島年接待進香朝拜台胞信眾達10多萬人次,累計接待台胞300萬人次。
盈盈一水情相牽,條條航線融兩岸。如今,憑藉航程短、價格低等優勢,“小三通”已成為兩岸民眾往來的“民生線”——
20年來,無論是台胞謁祖尋根,還是台商投資旅遊,“小三通”都成為多數台胞的出行首選,推動廈金、榕馬、泉金等地形成“一日生活圈”。同時,“一票到底”“行李直掛”等“小三通”特色服務,也為台灣同胞的生活帶去了實實在在的便利,福建許多物美價廉的日常生活用品、農副產品和建築材料由此輸入金馬澎地區,助力當地克服資源瓶頸,滿足了離島民眾生產生活所需。
0 2
民生線;連起親情鄉情
滄桑砥礪兩秩年,春華秋實二十載。20年來,“小三通”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經歷了從單方到雙向、從臨時營運到定期航班、從客運先通到客貨並舉的發展過程。時至今日,“小三通”航線越來越密,航班越來越多,已成為兩岸間最經濟、最快捷、最繁忙的黃金水道。
20年來,“小三通”航線不僅在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作出貢獻,而且已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品牌、閩台交流交往的優勢,被譽為兩岸“通的橋樑、連的結點、合的紐帶”。
20年來,福建全省上下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海港、空港、航道、道路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升級“小三通”客運碼頭,打造日趨完善的海空口岸和陸路交通網絡;不斷改革口岸管理體制,為兩岸直航創造高效、便捷、安全的良好環境;福州、廈門、泉州等地不斷完善台胞落地辦證、簽注設施等,為台胞通關入境提供便利……
截至目前,閩台已開通運營4條“小三通”客運班輪航線,包括馬尾—馬祖、廈門—金門、泉州—金門以及連江黃岐—馬祖白沙客運航線,福建作為兩岸往來主通道、主樞紐的地位確立。
截至去年底,“小三通”累計完成225413航次,累計運送旅客超過2208萬人次。客船從3艘發展到14艘;年客運量從早期的2.4萬人次,增長到超過200萬人次。兩岸同胞正越來越多地感受到“小三通”所帶來的便捷和福祉。
0 3
黃金線;帶來無限商機
“小三通”不僅連起親情鄉情,還帶來無限商機,為閩台經貿交流合作融合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截至去年底,閩台“小三通”航線累計運送貨物1917萬噸。20年來,“小三通”貨運從最初的1艘貨船發展到如今的24艘,年貨運量從14噸增長到近100萬噸,貨運方式也從個案運輸發展到福州、廈門、泉州、湄洲灣港到金門、馬祖、澎湖的12條不定期散雜貨運航線。
“小三通”航線因為成本低、機動靈活、運輸便捷,深受兩岸貿易商歡迎。其中,台灣水果和農產品是貨運的主角。2005年,首批台灣水果經“兩馬”航線零關稅出口大陸後,大量台灣農產品通過“小三通”經福建轉往大陸各地,緩解了台灣農產品滯銷之困。
以泉金航線為例。泉州、金門兩地航程一小時,每週數十航次的對台小額貿易在兩地常態化經營,貨物品種亦逐步多樣化,包括台灣的機械零配件、日用品、紡織製品等雜貨,以及中華鱉卵、凍秋刀魚、檳榔等農產品食品。如今,泉州已成為大陸最大的對台小額貿易進境口岸。
以廈金航線為例。2008年,“小三通”首次實現散裝輪運載冷藏集裝箱進口台灣水果抵廈,同年稍晚大陸船舶運載自廈金航線直航的台灣水果也在廈門登陸,隨後首批台中直航台灣水果登陸廈門,海上運輸時間由7天縮至22小時,廈門的台灣水果進口量實現跨步式飛躍。如今,廈門已成為大陸進口台灣水果最主要的口岸。
在旅遊方面,“小三通”成為大陸民眾赴金門、馬祖,或由金馬轉赴台灣旅遊的便捷通道,為台灣同胞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以金門為例。自2001年開通以來,“小三通”成為金門農特產品、高粱酒產業之外,不可或缺的“第三產業”,人流、物流的集聚帶動觀光、住宿、餐飲以及船舶運輸、港口倉儲、物流等行業快速發展,影響當地成千上萬人的生計。
“'小三通'切實方便了兩岸經貿往來,尤其為金馬澎地區同胞帶去了實實在在的福祉,成為名副其實的兩岸經貿往來'黃金線'。”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教授說。
兩岸一家親,閩台親上親。從“小三通”到“大三通”,再到如火如荼的“小四通”,從設立平潭綜合實驗區探索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到建設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20年來,閩台融合發展已成壯闊大潮,閩台民眾交流越來越熱絡,心越走越近,情越走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