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澎湖·通梁村 ~白沙鄉八景之五

看見澎湖·通梁村白沙鄉八景之五

圖像裡可能有天空和戶外《#古榕華蓋》
#白 雲藍天彩霞光,
#沙 灘儷影伴夕陽,
#鄉 產嘉寶瓜甜香,
#通 達西嶼北環暢,
#梁 柱吼門大橋張,
#村 落白沙西界疆 。
#古 榕林蔭乘風涼,
#榕 樹飄鬚三百霜,
#華 茂繁盛中外揚,
#蓋 地遮天枝葉廣 。

厚話:

  澎湖「通梁村」位於白沙鄉西南,緊鄰跨海大橋,為澎湖環北交通旅遊中繼站,並與漁翁島(西嶼鄉)遙遙相對,屬農漁村型態,村落保安宮為信仰中心,轄內有聞名中外的通梁大榕樹及跨海大橋,是旅澎觀光必訪之著名景點。

  通梁大榕樹早已名聞中外,此樹來由,約清乾隆年間,通梁村航商鄭興,自廈門攜回榕樹盆景,贈林瑤琴先生,嘉慶元年,移植於保安宮廟前,澎湖多風,草木生成匪易,此榕迄今歷經三百餘年風霜,竟氣根下垂入地,順風向往南延伸、繁衍,至今鬚根近百條,覆蓋面積逾六六0餘平方公尺,樹梢平舖,綠葉蓊鬱,生機勃發,是草木生長不易的澎湖一處難得的庇蔭落腳處,其頗富傳奇色彩的身世,不但成為澎湖家喻戶曉的名勝,更是國內知名的「神木」之一,在澎湖早有「通樑榕,赤崁宮」之口譽。

  民國五十一年省府周至柔主席於樹下,親題「榕園」二字。而各地遊客來澎觀光者,莫不聞名一睹廬山真面,休憩蔭下,面眺吼門水道,跨海大橋,遠觀東南內海之珠大倉嶼,中屯風車等,倍增雅趣,入宮參拜康府王爺,晨鐘暮鼓,燈燭輝煌,猶蒙神庇身心平安。     據悉大榕樹的樹種為白榕,本就氣根茂密,並有橫幅伸張的天性;而在自然環境惡劣的澎湖,冬季東北季風肆虐,枝幹往往長到一定高度後,因承受季風強勁的吹襲,地理環境因素改成橫向生長,更助長了白榕枝幹的平行展幅。

    老白榕垂下的氣根,及地後又成新
幹,盤根錯節,年代一久,即造成如此
之廣大覆蓋面;樹下設有石桌椅,供遊
客及當地居民乘涼、午寐、休憩、泡茶
、閒聊家常之最佳避暑勝地。
#晚安愉快!
文:2020.12.03------牧林修記
圖:澎湖通梁村保安宮古榕空拍照景觀
影源1:翻拍自YouTube網站
影源2:翻拍自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感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