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歷史,一個國家從民主走向獨裁,通常都具備四個條件:
第一、執政黨利用利益交換與權力誘惑,收編媒體文官。
第二、執政黨利用誇大威脅和販賣恐懼,限縮言論自由。
第三、執政黨利用愚民教育與仇恨動員,洗腦無知青年。
第四、最後,當然還要有一群狂熱的民粹份子,和一群冷眼旁觀置身事外的中間選民。
當初蔣介石被稱為民族救星,反共領袖。在那個年代的威權統治下,台灣人民被灌輸的是「中共是我們的敵人,隨時準備血洗台灣」。
執政黨利用這種強烈的「威脅性」與「恐懼感」,來合理化它在台灣實施威權統治的正當性與必要性,並且進一步神格化「先總統蔣公」的偉大歷史定位。
在那一段白色恐怖的日子裡,最常聽見的就是「查戶口」,「思想犯」,「共諜案」。家家戶戶門口貼著「保密防諜人人有責,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
教官進駐校園,各校的「反共救國軍」,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所有的演講比賽,都是以「在我們偉大英明的領袖領導之下,我們一定可以反攻大陸,解救鐵幕裡的同胞!」作為結束。
那個時候,全國上下,團結一致,保國護台。對於蔡英文總統目前所最念念在茲的「團結」,小英還有她的支持者一定覺得,那是一個何其美好的年代!
果不其然,在小英政府的執政下,現在台灣最常聽見的就是「查水錶」,「被約談」,「關臉書」。電視報紙每天洗腦「今日香港,明日台灣」。職業學生進入校園,綠色小編進駐媒體,親綠公關爽拿標案。
網路上的「新反共救國軍」(俗稱「醫死無靈」)四處出征,無知孓青們都是口徑一致「中天是親中紅媒,國民黨是賣台集團,只有偉大英明的小英總統,才能保護台灣主權!」
歷史真是何其諷刺的一面照妖鏡!我們繞了一大段路,邁向民主,奮鬥了許多年,卻極有可能又會把自己推回到了威權統治。
蔡英文政府在媒體百官集體的擁載下,以及「新反共救國軍」年輕愚青的加持下,利用誇大的「中國崛起」以及「主權威脅」,不斷地販賣「亡國感」,冀望藉著這種無形的恐懼,來合理化它控管言論,極權統治的正當性,以及去神格化「女總統蔡媓」的獨台歷史定位。
在過去,兩岸用了一個彼此可以接受,善意模糊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開啟了雙邊的對話與交流。今天,在小英政府的一意孤行之下,又用「反滲透法」把兩岸帶回了過去「反共抗中,不接觸不談判」的非理性的對抗路線。
「反滲透法」空白授權的荒謬就是:「政府說你是通匪,你就是通匪。」贊成的一方會辯解說:「可是檢調司法會依實際證據,中立辦案啊!」那你當初為什麼不相信蔣介石的動員戡亂條例呢?
你會相信一個閹割公投,關閉臉書的不要臉政府嗎?任何一個腦筋正常的人,都不會把自己的「人權保障」建立在一個政府的「善良與否」上面,這才是「反滲透法」以及「社維法」對民主法治的最大諷刺。
從政治經濟學的理論來看,任何一個國家經濟的蓬勃發展,對政治的影響,一定是越趨民主化的資本主義社會。而任何政治的不當干預,對經濟的影響,一定是越趨貧窮化的專制極權社會。
當別人在往上提昇的時候,我們卻是在向下沈淪!
小英政府最擅長的,就是不顧反對意見與程序正義,用多數暴力表決通過以「愛台灣」為名的法律與政策,藉以打造獨裁者夢寐以求的權力與工具。
反滲透法是如此,美豬美牛進口是如此,中選會、NCC、監察院、大法官的提名人選更是如此!
一個獨裁政府最大的養料,就是人民的貧窮與無知。一個威權統治最好的機會,就是選民的冷淡與沉默。
當一個國家無法透過內部公平的民主程序替換修補不公不義的執政,那就只能藉由外部的入侵與破壞來進行重置與復原,這才是民主最大的悲哀。
轉載/風城男子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