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定要和懂規矩的人共事!

  一個企業在創辦之初,跟誰一起“玩兒”,“玩兒”過之後,哪些人可以繼續跟你一起“玩兒”,這個選人的過程,無疑是對自己一個很大的挑戰。

為什麼要和懂規矩的人一起共事

  很多人的失敗,很多事無法再走下去,原因其實都是在人上,無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還是個人,想要有所成就的時候,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做事是很關鍵的,所以,我們要和懂規則的人在一起。

  有的人只喜歡獲取,而不願意奉獻,可曾想過,當你只知獲取而不知奉獻的同時,你獲取的數量也會不斷的減少,當人把自己局限在利己的圈子裡的時候,你的選擇範圍會變小、能力範圍會變小、甚至你的人脈範圍會變的更小。

  我們不能總是渴望在別人身上去獲取多少多少的價值,真正的價值,是人與人交流之後,思想的相互碰撞,是相互給予,是向外而展的火花。

  為什麼說要跟懂規則的人在一起呢,很簡單,因為有人就有“江湖”,有一個人,就帶動一個人,就變成了微信時代的一種社會,在這種社會形態下,尤其是在創業中,懂規則尤為重要。

 以身作則是對規矩的最大尊重和敬畏

  那麼,什麼是懂規則?我認為懂規則的第一點就是高度的價值觀的認同,如果價值觀的認同不夠,就算再往一起走、往一起撮,都是沒有前提的。

  除了價值觀以外,懂規規則的第二點就是對於彼此的信任,很多人認為有些事我說了、表達了、做了,你就應該信任我,其實不然。真正的信任,是愛與認同。愛是什麼?愛是講信任的、愛是講包容的、愛是講理解的,真正的愛,是站在尊重自然規律的角度上看現在的格局,是一種自然的展現。

  第二就是認同,只有你真正的認同他的想法、理念和做事方法的時候,才能真正的信任,才能不質疑。

  還有一點懂規則是你要意識到,在“江湖上”你要懂得別人的世界、別人的動作以及你個人的動作對別人意味著什麼,你在過手的時候,有沒有在自己的行為裡考慮過別人?

  任何一個創業公司都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無論是對投資人還是合夥人,哪怕是你的一個員工,你都不是一個人。

  除了眼界、格局、能力、胸懷以外,在每一個與別人交往和交集的動作中,真正的管理核心是什麼?真正的行為準則是什麼?

  都應該發自內心的把這些規則界定清楚。無論是與社會相處,還是與合夥人相處,第一個前提就是規定動作。規定動作是什麼?規定動作是你在公司的治理,在與合夥人的合作上從一開始就都要講清規則,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記得我開始創業的時候,我跟我的合夥人一起定下來所有的規則,定下的規則也會無條件的遵守,而不會因為誰是主要控制人就呼風喚雨、隨意更改踐踏。直至今日對於我個人的財務報銷沒有任何審批權,財務總監才是進行審批的人。為什麼要這樣做,很簡單,以身作則是對規則最大的遵守和敬畏。

 三大管理核心:規矩至上

  在我的團隊中最重要的管理核心也是如此:規則至上、問題在桌面、不問為什麼。

  在團隊中,你是不是懂規則,對規則的理解是不是到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對於規則的製定,全部是由大家共同來完成,是把大量的問題放在桌面上討論而來的。沒有經過討論的規則是沒有依據的,也是沒有可執行性的。既然商量之後定下了規則,在執行的過程中就不問為什麼,出了門,也不能反悔。

  這意味著你對公司治理結構上,對規定動作的理解和認同是不是到位。規則一旦延續下去,無論將來是怎樣的合夥人或員工加入,因為有章可循,所有人都很容易知道自己的動作在哪裡,該干什麼,不該干什麼,如果對企業的製度和規則無法認同和執行,也就沒有資格加入到其中。

  在創業的這些年,我對企業的管理也是遵循著這三條法則來進行的,所以說無論再忙,管理的秩序都不會亂,哪怕我本人半個月或是一個月走在國外,我的管理秩序、工作執行流程都不會亂。

  規則所代表的是溝通的成本。懂規則的人,情商高,溝通起來容易,對方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或者一句話,很快就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答案,從而迅速做出自己的回應。

  與懂規則的人在一起,你不用費太多的時間去溝通,去猜測。你就會發現生活社交處處存在規則,處處皆為藝術。為人的藝術,說話的藝術,讚揚的藝術,批評的藝術,飯局的藝術,職場的藝術等等,你只有了解了這些規則,明白了這些規則,才能知道如何去應用這些規則,做到趨利避害,走向成功。

  與懂規則的人在一起,簡單,直接,不尷尬。我們都沒有太多的時間浪費,成功的路上是孤獨的,但成功的路上也一定要有同行的人,和懂規則的人在一起,不必為解釋不清的理由找藉口,也不用為不明白對方的意思而瞎猜忌。

  與懂得規則,體恤規則的人做愛人,你的婚姻是相敬如賓,和睦融洽的伴侶;

  與敬畏規則,恪守規則的人做朋友,你的圈子是惜字如金,誠信坦然的朋友;

  與尊重規則,履行規則的人做同事,你的職場是務實高效,事半功倍的幫手;

  與堅守規則,捍衛規則的人做搭檔,你的團隊是目標清晰,權責明確的合夥人。

  與懂規則的人在一起,擁有共同的價值觀,相互理解,彼此信任。我們更要在婚姻、交友、職場和創業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一個遵守規則的人,與懂規則的人同行!

  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創業人,懂規則,講規則,永遠是第一位的。一個不懂規則的人,是沒有合作可言的;一個不懂規則的人,也是沒有成功可言的。

  這是我要對創業者說的話,更是我們在做事中一直去遵循的原則。和懂規則的人在一起,更要做懂規則的人。
作為一個企業的老闆或者合夥人你有沒有想過:每個成功的企業?,都會有它自己的底層邏輯,企業的生命週期短,能做強做大的企業更是廖廖無幾。

  中國有句老話,生意好做,伙計難擱。得合夥人,得天下!万科總裁郁亮說,僱傭時代已經過去,合夥人時代已經到來!把核心員工變為合夥人後,奇蹟就出現了!

  華為公司,為什麼能從4萬元發展為1000多億美元,成為世界500強?因為他在90年代就開始實行全員持股合夥人模式,開始與客戶在全國建立合資公司!

  韓都衣舍,2008年導入合夥人管理制度,連續10年在互聯網服裝品牌排名第一名,業績突破20億。

  旭輝地產,2012年導入合夥人管理制度,連續6年業績保持70%增長,成為地產行業超級黑馬。

  愛爾眼科,2014年導入合夥人管理制度,5年成為眼科連鎖醫療第一名,市值達到800億。

  碧桂園,2014年導入合夥人管理制度,3年成為中國地產第一名,業績突破5000億。

  馬雲:為什麼“員工合夥人制”,是未來企業發展的新趨勢?

  合夥人時代:以華為、阿里、碧桂園、旭輝地產、海爾、韓都衣舍,愛爾眼科為代表的著名企業紛紛導入“利益共享”為核心的合夥人制度,越來越多中小型企業紛紛導入合夥人管理模式,培養核心人才,與公司形成利益、事業、命運共同體!

  不是你要不要用合夥人管理模式,而是時代已經選擇了合夥人管理模式!

  老闆不懂合夥人股權,如同埋下地雷!

  【誤區一】按出資比例來分配股權:在過去,如果公司啟動資金是100萬,出資70萬的股東即便不參與創業,佔股70%是常識;在現在,只出錢不干活的股東“掏大錢、佔小股”已經成為常識。在過去,股東分股權的核心甚至唯一依據是“出多少錢”, 「錢」是最大變量。在現在,「人」是股權分配的最大變量。

  【誤區二】平分股權:據調查,企業股權結構易產生糾紛的3大情形: 企業的創始人與股東的股份比例為:1/3、1/3、1/3的佔12% 企業的創始人與股東的股份比例為:50%、50%的佔17% 企業的創始人與股東的股份比例為:40%、30%、30%的佔16%股權戰爭最大的導火索之一,是完全沒有退出機制。比如,有的合夥人早期出資5萬,持有公司30%股權。幹滿6個月就由於與團隊不和主動離職了,或由於不勝任、健康原因或家庭變故等被動離職了。老闆不懂合夥人股權,失去市場機會!

  15年前,馬雲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馬雲:為什麼“員工合夥人制”,是未來企業發展的新趨勢?

  15年前,馬雲如何鎖定18羅漢,成就了今天阿里巴巴的神話?因為他一創業就有高人為他做清晰的,股權分配規劃及股權激勵設計!

  馬雲上市的事件告訴我們:股權可以吸引人才(蔡崇信)股權可以留住人才(18羅漢)股權可以融資(孫正義)股權可以打市場(與雅虎合作)股權設計控股(馬雲不到10%控制公司)

  ⯑-股權激勵的作用: 1、規範員工行為、提高企業凝聚力;2、解放老闆、業績倍增;3、平衡股東關係、功臣退出機制;4、人才戰略梯隊、吸引同行人才。

  ⯑-企業有5條生命線條線:1、67%老闆有完全控制權;2、51%老闆有相對控制權;3、34%老闆有一票否決權;4、20%界定同業競爭權利;
5 、10%可以申請解散公司。

  ⯑-企業家不懂股權籌劃,將面臨8大痛苦問題: 1.哥們變仇人;2.同床異夢,同室操戈;3.養大兒子叫別人爹小肥羊管肯德基叫爹;4.競爭對手挖牆腳;5.團隊工作效率低下;6.錯過合作機會.失去融資功能;7.影響上市大計;8.再好的項目都做不大。

  ⯑-企業如何進行股權控制:馬雲持股7.4%卻能掌控阿里巴巴,任正非持股不到1%卻能手握大權。股權是企業的命脈,是老闆的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