溏風報【社評】
路平,看似一個城市應該要有的現象,但這兩個字在過往的高雄人心中,似乎沒有那麼容易。為何這麼說? 因為討論度太高了。
你不會刻意去討論你為何呼吸,你不會刻意去關注你為何心跳,但你卻開始討論如呼吸心跳一般的「路平」,究竟為什麼高雄以前的路這麼讓人民「有感」呢?
什麼叫做平均? 給廠商交結案報告用的
普遍觀察發現,臺灣道路多以AC道路工程施工為主,平均統計AC工程5年會自然產生裂縫,如果遇到大雨來襲強烈沖刷或是重力擠壓,「天坑」就會問世。那麼高雄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五千天坑這種不可思議的數字衝擊人民的生活?答案很顯然的,高雄是重工業區。
先前所講的AC道路工程的平均是5年,平均是以非重工業區的情況進行統計,也就是說大量高乘載砂石車、重機械車輛行駛過的路面壽命將大幅縮短到兩年左右,一但瀕臨負荷極限,在這種重度壓力下,再遇驟雨強沖刷,直接形成大量天坑。
把飛機跑道搬到馬路上來
高雄中山路及沿海路載重車輛密度是全國的冠軍(表示馬路被摧殘也是冠軍),畢竟沿線毗鄰臨海工業區、林園工業區、高雄港及洲際貨櫃中心,為了解決過往都沒能解決的問題,工務局先以科學的方式從根本進行調查,統計出道路形成天坑的基底位置與深度,從地基開始由下而上的強化。
根除過往一直存在的通病後,為了解決鋪面高負重高頻率的耐久性問題,工務局大膽把飛機跑道的鋪面技術挪到馬路上來,用機場等級高抗載的石膠泥瀝青混凝土(SMA),且添加耐磨轉爐石來取代天然骨材,寫下全國市區道路首創不可抹滅的一筆。
自此,必須很遺憾的說,高雄人未來對馬路可能無感了。這也是為什麼高雄能獲得中央的肯定,於108年內政部的評比中,全年道路考核交通工程類拿下第一名。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叫做包裝
「路平,燈亮,水溝通」有時候念起這三個詞,不是應該像太陽從東邊出來一般自然嗎? 過往的高雄路平是理想,現實是天坑,理想和現實存在著差距,這份差距在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情況下,透過文過飾非的包裝逐漸麻痺了人心,如今看著我們的納稅錢,感嘆幸虧有這份巨大的差距,不然我們還真不知道,原來問題是真的可以被解決的,既然可以被解決,那麼過往又為何不解決呢? 因為什麼叫做平均,平均就是給你交結案報告用的,平均五年、平均挖這麼深就可以、平均用這種材料、平分納稅錢(筆誤)。
我想路平可能只是冰山一角的個案,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在台灣的某個角落你很有感,千萬要對未來抱存希望,因為願意捲起袖子解決問題的人─真的存在。
也許哪天,你家外面也鋪了飛機跑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