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現2名找不到感染源的本土個案,大家拜託要自主拉開社交距離,強化個人防疫,讓傳播鏈斷在你之前!避免台灣提早進入新加坡甚至紐西蘭的狀態。快速說明原因如下:
1. 新加坡的狀況跟台灣有點類似,之前境外感染都還算有擋下,但是在3月25日新增73例的單日最多,且有半數是本土案例,因此新加坡政府下令自3月27日零時起至4月30日,全面關閉夜店、酒吧、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同時也嚴格限制群聚不得超過10人,且必須保持適當距離。也就是比台灣禁大型集會更進一步的拉大社交距離。
2. 紐西蘭是在3/25左右連續兩天激增50及78例,也新增多起社區傳播個案,在認為病毒很可能已無法在現況下控制,就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了。紐國政府宣布停止所有 #非必要商業活動,酒吧、餐廳、咖啡館、體育館、電影院、游泳池、博物館、圖書館、遊樂場和其他公眾聚會場所,將會在48小時內關閉。民眾必須留在家中工作。超市、藥局、醫療服務和基本銀行服務仍被允許使用。比新加坡更嚴格,經濟衝擊也更大。
3. 上面的兩個國家,原本都還算守得可以,公共衛生條件跟台灣應該也接近,算是先進國家。甚至新加坡緯度很低比台灣還熱,紐西蘭則是在南半球。以天候而言,這兩個地方防疫條件也不會比台灣差。但是就在短短沒幾天的時間內,疫情就急轉直下,兩國也分別進入不同程度的社交限制狀態。這告訴我們,如果社區出現傳播鍊時,疫情可以發展很快。
4. 目前最有效的防疫,就是拉大社交距離,以及強化個人防疫,包含勤洗手以及必要時戴口罩。如果每個人都這麼做,病毒的傳播機率就會降低很多,即使社區有少數感染者,他只比較有機會傳染給家人或工作同事,這種傳播鍊就好處理。也有機會病毒傳不出去,就讓感染停住了。
5. 我們之前說過,疫情一定會過去,不管是在哪個國家。但是在疫苗跟抗病毒藥物出來前,哪個國家可以最少人感染、死最少人、衝擊經濟最小,就是這局最大的贏家。
社交距離是目前確定有效的方式,但如果政府很強力、很嚴格的社交距離限制,甚至限制大部分商業活動時,經濟衝擊真的會很大。最後因此破碎的家庭可能比疫情本身還多。因此我們一定要 #自主拉開社交距離 跟陌生人最好都保持1-2公尺的距離,並且勤洗手、戴口罩。
如果我們都能做到這點,就算社區有感染者,你被感染的機率就超級小。病毒不會自己飛好幾公尺感染你,口罩以及洗手也能保護你。確保自己感染病毒的機率很低,也努力降低自己傳播病毒的可能,就是對家庭、國家最大的貢獻。每個人都有能力,也有責任讓傳播鍊斷在你之前。
如果我是指揮官,我當然很樂意使用任何霹靂手段。在台灣的民情,這時候大刀闊斧下類似新加坡或紐西蘭的命令,絕對是會贏得掌聲。但指揮官不能只想要當下的掌聲,他要想的是,限制了之後的各種衝擊怎麼辦?
現在台灣雖然有零星社區感染,但還沒到達類似新加坡、紐西蘭程度的社區傳播,並且社區感染大於境外移入的狀態,因此還沒需要做到那樣,也還能給各行各業多一些喘息的時間。你現在還能上餐廳,餐廳的廚師跟服務生還能有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
但我們距離那天還有多遠?沒有人知道。如果有一個很糟糕的感染者,整天到處跑,到處摸,又不戴口罩,再剛好他遇到的人也都不洗手、不戴口罩還跟他靠很近,就像之前南韓那個超級傳播者案例一樣的話,那幾天就可以爆了。
各位台灣人,現在真的在戰爭了。你的每個行動,都決定我們距離那一天有多遠。即使艱難,我們都希望以正向的態度防疫,我們相信每個台灣人愛家人、愛朋友、愛台灣的心。但千萬別光說不做,用行動一起保護我們的台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