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打了這麼久,很多人寫了很多文章,都不能分析到本質,這樣流亂無窮的文章,對理解貿易戰,和應對貿易戰,都是純粹的噪音。今天我們來簡單的說一說,揭示貿易戰的實質。
用一句話來給貿易戰做定性,貿易戰是金融戰的延伸和升級,而不是單純的就貿易而打的貿易戰。金融戰是主戰場,科技戰只是金融戰爭中的一場戰役。要分清主次輕重,這樣才能著眼全局,洞察本質。
前面我們在多篇文章中,講了美國金融戰「剪羊毛的基本套路和流程」,為了便於本文的論證,我們再簡單的重複說一下。
第一步,貨幣建倉。美國量化寬鬆,釋放出天量的貨幣進入中國,再把廉價的美元換成人民幣,這是貨幣建倉操作。這次貨幣建倉,算是孤注一擲,要吃掉中國。美聯儲2008年之後,資產負債表擴張,總共濫發了四萬多億美元基礎貨幣,流入中國的高達兩萬多億美元。除去美國人自己填債務窟窿消耗掉的流動性,可謂是傾巢而出。
第二步,資產建倉。用兌換過來的人民幣,購買中國境內的人民幣資產,同時利用氾濫的流動性,推高資產價格。尤其表現為推高房價和股價。
第三步,資產平倉。15年股災,就是資產平倉操作。把漲價股票,平倉變成人民幣,然後再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收割完畢。
然而在樓市上,美國的資產平倉操作並不順利。一方面是房子的流動性比股票差很多,第二是相關部門經歷了股災之後,加強了防範。三是,直接限制交易,很難再把房子賣掉換成錢,鎖死了美國在樓市上的平倉操作。
第四步,貨幣平倉。之前輿論上炒作的沸沸揚揚的換美元,實際上就是美國人所發起的貨幣平倉操作。把平倉的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流回美國。這樣從美元的流入,到美元流出,就完成了「剪羊毛操作」。比如房價從一萬漲到五萬,美國人只要完成平倉,順利做完一套「剪羊毛流程」,就可以收割四萬塊的利潤。
在一個資本流動沒有限制的全球資本市場,美國的跨國資本,對其他國家進行「剪羊毛操作」,就根我們股民買賣股票賺錢的操作是一樣的。就是開倉平倉,把浮盈變成平倉收益,最後變成自己銀行卡裡面的錢,落袋為安。
見美國人開始了貨幣平倉操作,中國限制了資本外流,等於是鎖死了美國人的貨幣平倉操作。目前美國的金融戰,被鎖死在了資產平倉和外匯平倉這兩步上面。
不僅剪羊毛沒剪到,而且本金還被中國這邊給扣留了。這時候,中國很多買辦學者,開始叫囂,要求中國放開資本外流的限制和監管,這些人都是為美國人的貨幣平倉操作服務的金融「推牆黨」。
被鎖死了平倉操作,無法落袋為安,浮盈無法變成利潤,還把本金搭進去了,美國人氣不氣,急不急?太氣了,太急了。以至於這才有了後來的貿易戰昏招。
之前的操作,資產平倉是為了把炒高的房子賣掉,變成人民幣,貨幣平倉是為了把換成的人民幣變成美元,再流回美國境內,這是一個完整的「剪羊毛」投機操作流程。如果把前面三步都摀住,只看最後一步的話,貿易戰的確能起到同樣的作用:直接平倉平不掉,改變平倉策略,啟用曲線平倉,把中國境內的美元流回到美國境內。
這樣的曲線平倉操作,雖然結果上看是一樣的,但實際上這是兩碼事,因為連戰場都換了。「剪羊毛」的戰場,是資本市場。而貿易戰的戰場是貨幣體系。
以貿易戰來解救失敗的「剪羊毛」金融戰爭,結果把老本都賠光了。
以美元作為武器的打法
美國面臨的,也是類似的事情。如果金融戰投子認輸,頂多是虧掉了兩萬多億美元。不至於丟掉美元霸權這個江山。而一旦打起來貿易戰,問題的性質就變了,金融戰的性質就升級了。從一城一地的陣地戰,變成了拿著美元做武器,用美元信用體系進行豪賭的國運之戰。
我們前面講了貿易戰的定位,這裡再說一下貿易戰的實質。貿易戰的實質,就是美國利用自己所主導的美元信用體系的壟斷優勢,以美元作為武器來打擊中國,把中國踢出美元所主導的全球信用體系,不讓中國使用美元了。
美國的這個昏招一出,金融戰升級了,戰場切換到了全球貨幣體系,戰爭的目標變成了美元和人民幣的鑄幣權之戰。
此戰一出,大大加快了全世界的去美元化進程,也加速了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以前毛澤東說,要給赫魯曉夫頒發一枚一噸重的大勳章。就川普的所作所為來看,以後得給他頒發一個十噸重的大勳章。
川普剪羊毛,剪著剪著,莫名其妙的結果快要把美元霸權給弄丟了。很多人是外行看熱鬧,不理解其中的門道,以為是美國占優勢,心裡面充滿了惶恐。實在沒這個必要。因為看懂了這個事,不但不會惶恐,還會覺得美國當前和未來的處境,拿美元作為武器這件事,十分好笑。
把球還我,我要回家
為什麼十分好笑呢,我們來舉個例子。一個足球場上,很多大學生經常過來踢球,有一天,他們沒帶球過來,恰好一群小學生在玩球。大學生說,小朋友,借你的球用用,給你一百塊,我們一起踢球吧。小學生一看這群大哥哥長的真帥,還有一百塊錢的零花錢賺賺,就說好吧。於是它們就開始踢球比賽了。
小學生和大學生踢球,結果自然不言而喻,小學生如同中美貿易失衡的巨大逆差一般,遭到了大比分失利,內心受到了暴擊。小學生怎麼努力,都踢不過大學生球隊,就好比無論怎麼做,都無法改變中美貿易的巨大失衡一樣。越踢越崩潰,最後心態就崩了。
心態崩了,怎麼反擊大學生球隊呢?這時候,小學生說了這麼一句經典的話——把球還我,我要回家。
這時候,大學生球隊頓時傻眼了。心想,踢不過我們,就把球拿回家?居然還有這種操作?看大學生傻眼了,小學生們頓時覺得自己反敗為勝了一樣高興。
我們來分析這個案例。小學生把球拿回家,真的能理論上捶死那群技高一籌的大學生,並反敗為勝嗎?顯然不能。因為大學生球隊,只要自己買個球,就解決問題了。
而小學生呢,把球抱回家之後,一方面球技不會有任何的提升,並不能實質性的改變其失敗者的現實,更不能以此反敗為勝。另一方面,還失去了那租球賺的一百塊,對應在貨幣戰中,就是鑄幣稅。
美國金融戰打輸了,心態崩了,就說把美元還我,我要回家。和那群踢球輸到心態崩掉的小學生是一回事。結果也是一回事:既改變不了自己的失敗現實,也無法反敗為勝。還要失去那一百塊的鑄幣稅。所以說,這個事非常好笑。
一個不再有美元參與的新賽場
大學生球隊,有了自己的球,人民幣國際化成熟之後,有了新的賽場,美國的地位會非常非常的尷尬。
踢球也踢不過,心態也修復不好,水平一直都是小學生,想加入新賽場靠踢比賽為生,顯然是沒門了,即便是給他踢,它也會輸的更慘。同時,全球完成去美元化操作,美國人靠租球賺零花錢的路子也沒了,鑄幣稅沒了。
那美國人以後還能做什麼呢?
美國人的小學生操作,冒險以美元作為武器來發起進攻,豪賭國運,是對世界各國去美元化的神助攻。因為過去的幾十年,各國都形成了權力勢力龐大的美元利益集團,也就是美國人的金融代理人。
各國都在頭疼怎麼瓦解這些金融利益集團呢,結果特朗普從背後捅了一刀,釜底抽薪的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大麻煩大問題。美元都不給用了,各國的依附在美元之上的金融代理人利益集團,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所以這群人的心態也崩了。他們說,哎呀,小朋友要把球拿回家了,我們以後都沒球踢了,趕緊哄哄小朋友,給他磕頭,喊他做爸爸,他要啥就給他啥,什麼要求我們都得答應,只要他不把球拿回家。這群人的反應,也非常的好笑。實際上,是小學生拿了一百塊的租金,分給了他們十塊錢,讓他們幫忙做租球業務的。這些人,就是十塊錢的出息。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貿易戰的本質,是金融戰的延伸和升級,從某種程度上看,它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它將很快自毀美元霸權,並大大加速美國走向衰亡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