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在大航海時代,即屬國際兵家必爭之地,航空崛起、加上海峽中線隔絕兩岸近60年,澎湖形同世界的邊陲,只能依賴臺灣,成為臺灣附屬的離島。傳統固有離島偏遠,人口少、規模不經濟、交通不便、基礎設施缺乏、醫療水準不足、就業不易、青年人口外流的刻板印象。而今海峽兩岸交流活絡,全球智慧聯網無遠弗屆,城市去中心化的發展趨勢,使得各個地方已無絕對的邊陲,離島青年應體認藍海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扭轉過去離島不利發展的舊思維,在新經濟發展、環境永續、公平正義以及社會團結等面向,以宏觀創新的遠見與團隊行動開創新發展。
澎湖百萬鄉親,有的根留鄉土或旅居海內外,在士農工商等領域表現傑出者眾多,是澎湖三點水精神的具體實踐。而今各縣市澎湖同鄉會人才濟濟,返回故鄉貢獻者絡繹不絕,澎湖青年創業有成的新案例不勝枚舉。如生物技術的康倪國際執行長呂慶雲是澎湖子弟,以本土高品質的農作原物料,加工製成優質產品,賦予形象品牌推廣至兩岸市場並進軍國際;知名的連鎖品牌COMEBUY,其創辦人也是澎湖青年;「沿著菊島旅行」網站的一筆站長,以獨到的文字與鏡頭行銷澎湖之美,帶起生態文化深度旅遊的風潮;民宿達人威爾,秉持專業,深入去體會澎湖島嶼的發展特色,興建系列的特色民宿,並帶動澎湖旅遊住宿產業的轉型,這些都是離島青年新經濟發展的成功案例。
出身澎湖的指揮家鮑恆毅,在斯洛維尼亞舉行的合唱指揮比賽獲得銀牌殊榮;國際青年指揮家張宇安成長於澎湖,獲得布加勒斯特國際指揮大賽首獎;而美國職棒大聯盟投手李振昌,則來自澎湖的湖西鄉龍門村;同鄉隘門村洪敬愷,年僅12歲即獲選為少年桌球國手。此外,更有無數的澎湖青年留在家鄉,或於海內外各專業領域,奉獻所長。
最近許多澎湖學子,在全國音樂、體育、藝術的比賽表現亮眼,在地各鄉市社區環境展現新氣象:湖西鄉南寮村社區營造有成,連續2年榮登「全球百大旅遊地」,並赴德國柏林國際旅展領獎;龍門村、菓葉村附近堆積海漂將近20年,經過村長與村民齊心清理變為黃金海岸;西嶼合橫國小師生每月淨灘維護海洋,都是澎湖人維護海洋島嶼環境永續的典範。
今年的澎湖海上花火節,首創以無人機科技燈光結合花火表演,國內外旅客慕名而來,5月旅客達18萬人次,創歷年單月最高,當月觀光產值初估超過9億元。今年3月加入營運的高速客輪雲豹、藍鵲成為藍色公路生力軍,擴大澎湖對外的海上運能。
在萬物聯網以及行動通訊一日千里的藍海新時代,「創新」與「環境永續」將是新經濟必要的兩項因素,任何可以解決當前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都將是藍海新經濟的新商機。離島青年未來不論是就業或創業,都必須跨領域合作創新,以創造自己與團隊獨特的競爭力與無可取代的價值。
澎湖縣政府以維護海洋永續發展為施政重點,嚴禁違法漁業,並大力整頓海洋亂象。在市區整頓違規停車,改善租車業者長期免費停佔公用機車停車位的不公平現象。 輔導多年來燒烤店違規營業,產生空汙、長期影響社區健康的問題,讓業者安心營業、社區放心生活、人民對政府有信心。在兩岸互動方面,麗星郵輪重啟兩岸航線,上海澎湖空運直航首開新局;六月海峽論壇中建立澎閩漁業會議聯繫平臺;澎湖泉州宗教直航的海上絲路於七月初再度連結。
當其他縣市對於海岸垃圾整頓一籌莫展之際,澎湖縣政府已率先行動,並於6月22日全縣總動員,以具體行動全面淨灘。再如臺華輪汰舊換新案、金龍頭國際郵輪碼頭開發案、澎防部遷建案,以及各項招商工作,都按部就班進行。這些都是縣府在環境永續與經濟建設方面,全面努力推展的具體成果。
科技進步讓青年於彈指之間,即可連結全球的人才與技術,如能善用政府的資源連結資金與市場,就有機會開拓屬於自己的藍海新經濟。感謝同鄉會各位先進多年來對於離島子弟的提攜,也期許離島青年改變舊思維,以全球公民的前瞻視野,拓展屬於自己世代的新經濟,莫忘個人對於環境永續與公平正義的責任,重視家庭的價值與社會的和諧團結,建立藍海新時代離島青年的新典範。
作者/賴峰偉《現任澎湖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