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留在臺南有多少日本後裔?

  台南市六十萬人口中,有十分之一為日本後裔?

  節錄自網友的鄉間小語-"我的父母是基督徒,走後均葬於台南市的基督教墓園,環顧四周的墓碑上雋刻的大多有兩個名字,一個是中文名字,另一個日文名字。

  或許你會認為,這是日據時代安葬的人,錯了,墓碑後面刻的後代子嗣,也是中日文並列著兩個名字,哇!原來戰後留在台南的日本人還不在少數。

  日本殖民台灣50年,他們在台已經有兩三代人,擁有既成事實的地位與財富,日本投降,他們捨不得乾溜溜的回到日本,因此大量的隱名埋姓改換成中國名字,但其本身與後代均心知肚明,他們流的是大和民族的血液。

  家父當年擔任台南市文獻委員撰寫台南府誌,調查後發現台南市六十萬人口中有十分之一為日本後裔,他們均保有日本姓氏與日本名字,這些人打心眼就瞧不起臺灣人(視臺灣人為日本的三等國民,當然更仇視1949年打敗日本來台的外省人)日常生活中他們不敢用日本名字,日本姓氏僅用在墓碑上,這些人是多麼的想再恢復日本統治,再享受高於臺灣人的尊崇。

  他們的經濟條件優渥,學歷也高,早年即有相當比例至美、日留學深造,在海外鼓吹臺灣獨立,被逐於中華民國台灣國門之外也無怨無悔,及至李登輝為蔣經國指為接班,接任中華民國總統,開放海外黑名單,台獨運動者陸續回到台灣加入民進黨參與政治活動。

  經歷了70年,這些人不但沒有因為融合了中國(臺灣)血緣而認同中國(台灣)文化,反而在臺灣島內不斷地興風作浪,達到更改教育課綱認同日本殖民台灣的正當性,達到鏟除中國文化,達到臺灣獨立,達到親日友美的政治目的。

  這真是當年光復台灣對日本人以德報怨的蔣介石所想像不到的。這些年台灣內部的紛擾,並不是國民黨與民進黨或藍與綠或本省人與外省人之爭,從頭至尾就是中國人與日本人之爭!只是許多不明究理的台灣人盲目地被日本人利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