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破壞兩岸現狀~高中歷史課綱不再單列中國史

  教育部門課審大會8月13日審議歷史課綱,確定將高中歷史分成台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部分教學,並明確提到“中國史納入東亞史的架構下討論”,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這一決定引發島內輿論強烈質疑與批評,認為這是民進黨當局在歷史領域“去中國化”的又一政治操作,是在破壞兩岸關係現狀。

◎教育部門課審大會

  現行高中歷史課綱分為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3部分,明年上路的新課綱則改為台灣史、東亞史及世界史,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教學方式也由傳統的朝代編年史改為主題式。

  課審大會13日審議課綱時,有委員提出,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架構下討論,有“去中國化”疑慮。對此,課綱研修小組歷史分組主持人、政大歷史系副教授金仕起解釋稱,“東亞”分域的稱呼只是為了教學方便,實際上仍以中國為重點,老師教學時,不限於只教中國與東亞的關係,也可教中國與北亞或南亞的關係。如此安排是要培養學生的全球視野,沒有“去中國化”問題。

  會中有委員提案“請研修小組將課綱中關於東亞及東亞人群移動等字刪除,重新調整條目內容”,以讓東亞分域能真正以中國史為重點,但此提案最後表決時被否決。

◎學者醞釀連署抗議新課綱

  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對於高中歷史新課綱過關並不訝異,因為課審大會本來就是個“集團”,課綱當然想過就過。

  吳昆財說,綠營將中國史變成東亞史,等於認為中國和日本、韓國一樣,是其他所有國家中的一個;以前台灣史是中國史的一個章節,之後變成台灣史一本、中國史一本,現在則是中國史不見了,目的就是不要讓中國成為台灣在文化上、民族上、血緣上的祖國,強調台灣是源自東亞而不是源自中國,“從量變到質變,正式完成'去中國化'”。他表示,很多歷史學者都反對如此修改課綱,他和十幾位學界同仁討論過後,決定不再沉默,近日將發表聯署書抗議。

◎國民黨民代強烈抗議新歷史課綱

  國民黨立院黨團14日上午也召開記者會表達強烈抗議。他們指出,這次課綱的修訂,是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文化“台獨”工程正式完成,將為兩岸關係與中華文化帶來巨大災難,呼籲民眾踴躍表達不滿聲音。

  黨團書記長曾銘宗批評,歷史新課綱中忽略許多日本壓迫台灣同胞的血淚史,而且將中國史部分盡量省略放在東亞史,將日本殖民統治放在台灣史的一開始,編寫這去中媚日課綱的人,怎麼對得起千萬個曾受日本迫害的台灣同胞?

  國民黨民代賴士葆表示,這次課綱修正是以世界觀包藏“去中國化”的禍心,蔡當局面對兩岸關係急凍,沒有步數,只能拼命通過自裁的方式與中國大陸對抗,這不僅只是文化“台獨”,更已走向實質“台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