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造的孽 為什麼要我們去承擔

 孫子云:「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引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假如ㄧ些不懂軍中事務的人,胡亂去主導軍事上的政策和實務,將紊亂軍隊的體制和運作,使官兵茫然紊亂無所適從。而陷入混亂、毫無戰力的軍隊,將使敵軍有可乘之機,導致軍隊與國家的敗亡。

 國軍歷經扁、馬十六年任期的摧殘,事實上已經是殘破而軍不成軍。扁未服兵役,擔任立委時雖稍有涉獵,基本上對軍隊實際的事務是陌生的。但他以意識形態治軍,放任親信搞亂軍中體系和人事作業,重用諂媚阿諛之徒、逢迎拍馬之將,致有買官賣官之説,攻訐爆料之風大熾,軍隊風氣江河日下,團隊精神逐漸崩解。

 馬則對軍人充滿偏見,毫不尊重軍人和軍隊,只把軍隊當救災的工具,不僅不愛護國軍,還動輒落井下石。一上任,舖天蓋地清查買官賣官案,全面羞辱高階軍官(最後查出什麼東東嗎?);洪仲丘案、江國慶案未待事實真相水落石出,急於表態,逕下結論(江案因馬之言,迅速處理完成國賠,現在卻成了沒有凶嫌的命案,當時被捧為英雄的檢察官,現在如何收場?),導致後續處理的困難;引進政風、廢除軍法,不願面對實際困難,硬推「募兵制」,更使國軍陷入癱瘓、失能的狀態。缺乏擔當、角色錯亂,不知馬先生眼見國軍的現況,午夜夢迴,會不會有所反省?(以他的自負,應該是不會吧!)

 今天的臺灣,面對民粹而缺乏理性的社會、盲目而失能的政府、追殺與被追殺惡鬥不休的政黨、撕裂而完全沒有共識的國家認同,以及部分完全沒有危機意識、自我感覺良好的國民,夾在其間,國軍要如何自處?軍人和軍隊的明天又在那裡?深陷雜亂如麻的內部管理事務,且身處隨時隨地可能觸法被告的惡劣工作環境,自保唯恐不及,還有精神、力氣去從事戰備訓練工作嗎?想想往昔,看看現在,我慶幸自己已經退伍,卻對現職的國軍幹部充滿不捨與同情,政客、民粹和名嘴造的孽,為什麼要我們去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