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水 ~我的南方

  將來寫台灣史的人,一定會給1949戰亂中遷徙來台的兩百萬移民-難民「公道」。

  時間的河流拉長了,扞格、爭奪和較勁逐漸隨時光淘洗褪色,更寬闊更宏大的歷史視野就出現了。那時的人會說:外來移民是一個社會的活水,多元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福氣。1949來自大江南北混雜人口的巨量湧入,激活了台灣,攪動了台灣,豐富了台灣。
時間還不夠長,此刻仍在扞格、爭奪、較勁中。房子,就破了;牆,就垮了;樹,就老了。

  眷村都殘破;即使不殘破,也多半變成委外招商、空有虛殼的餐廳,販賣淺淺的文青小資情調,供人打卡、拍照、上網——到此一遊。

  其實,歷史那麼深沉,故事那麼壯闊,人物那麼驚心動魄,而且,那驚濤駭浪都距離我們不是太遠,哪裡需要依靠勉強的情調去支撐呢?

  燃燒似的鳳凰花依依繞在歲月斑駁的紅磚牆上,樹雖垂垂老矣而紅花瘋狂奔放,我彷彿看見那一整代人的身影,在牆角養雞,在芒果樹下摘果,在廚房裡炒菜,在書房裡寫字,在客廳裡神色凝重地談家國大事。「漢室中興收故居/平原決戰定乾坤」,是誰家伯伯的字?他不知道歷史會轉彎......一隻貓,走過一扇青色的窗,淡淡看了我一眼。
>>天長地久 龍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