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均的一針見血評語

 高希均:台灣就是大家拿,拿完了再說!有句順口溜︰國外有個加拿大,台灣就是大家拿。聽起來感覺不好!但是本質就是這樣! 從「白吃午餐」的美夢中覺醒:

一、貼心照顧:

 「小而美」的台灣,在春節中特別感受到「美不勝收」。在生活周邊的小圈圈中,全被「小確幸」包圍。

 過年時與許久未見面的朋友相聚,還不好明說這種「小幸福感」。

 台灣二萬餘美元的每人所得,全球排名二十多名,卻奇蹟式地享受到高所得國家中難以找到的政府照顧:低廉的電價、油價、捷運票價、水費、學費、健保費…。出國多年的僑民,回來很容易地辦妥新的國民身分證。四個月後,即使從未付過稅,便可得到外國人都稱讚的健保。他們短期回來,主要的節目,就是充分利用幾乎是免費而又優秀的台灣醫療。政府對美好的生活的安排,還不只這些。縣市政府還有對學童,提供免費午餐;對長者有敬老金;對小孩的照顧,外語的學習,弱勢者的優待…,真是琳琅滿目。

 這種人間幸福,不在北歐,就在身邊的台灣。望眼世界,最貼心的還是台灣在所有國家中,居然有極低的整體租稅負擔率,12.2%。比大陸與韓國低了7%,比其他歐美國家則低了10%~30%。這真使外國人嘖嘖稱奇:稅率低、福利高,台灣人民的幸福變成一個「現代傳奇」。

 即使這樣低的稅率,這樣優厚的補貼,不少利益團體,不斷地用「正義」「公平」的大帽子,持續壓住政府,要把白吃「午餐」提昇到白吃「盛宴」的規格。祇要有選舉,就有機會爭取更多的「白吃」。有人怕選舉會輸,利益團體則是永遠的贏家。

 台灣還有大陸觀光客意想不到的「言論」自由和「行動」自由。抗議、示威、丟鞋、網上發聲、當面罵官員,不要有勇氣,祇要有時間。台灣與一百卅多個國家有免簽證的約定,台灣人全天候在機場進出。退休的人,尤其出國旅遊勤快,其樂融融。

 可惜白吃午餐,:終要面對結帳的時刻。帳倒底誰來付?結局當然祇有一個:政府不斷舉債。民主政治的弊病,是政黨不斷開選舉支票,並且彼此惡性加碼,隨之而來的是公債年年攀升,已經到了財政危機爆發的前夕。

二、痛心現象:

 春節過了,我們一起回到真實的台灣。不少人早已沉痛地指出:「媒體誤國」。歸納出所帶來的可怕後果:
 ●把「壞」消息當能熱賣的「好」新聞。

 ●把做壞事的「惡人」,當成「名人」。

 ●把翻雲覆雨的「政客」當成「英雄」。

 ●把信口開河的「對答」當成「專家」。

 ●把違反做人做事原則的「叛逆」當成「好漢」。

 ●把堅守原則的「君子」,當成傻瓜。

 這是言論自由與市場經濟下出現的痛心現象:報導商業化、新聞娛樂化、犯罪戲劇化、評論兩極化、善良邊緣化、正派人物惡意醜化。

 這些後果與現象的擴大與張力,又形成了當前六項缺失:媒體失態、國會失責、政府失能、市場失靈、企業失常、貧富失衡。這就是台灣矛盾:既有小確幸,更有大缺失。

三:夢中驚醒:

 這個使人不敢承認的真相,是經年累月政府、國會、媒體、企業、民眾在膽怯、囂張、偏執、私利、短視的集體行為與相互影響下的產物。那麼台灣人民該怎麼辦?這是難解之結。

 從歐美發展經驗中,自己在想:戰爭不能解決的,求政治;政治不能解決的,求經貿;經貿不能解決的,祇能求上天。

 上天的回答:「一切得從『白吃午餐』的美夢中覺醒。」

 1950年代在台灣長大的眷村子弟,祇學會一件事:「一切靠自己。」 

 編者按:

 高希均(英語:Charles Kao,1936年4月16日-),生於南京市,美國經濟學家,威斯康辛大學教授。是台灣遠見雜誌、30雜誌和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創辦人,也與殷允芃、王力行同為天下雜誌的三位創辦人之一,1986年與王力行離開天下雜誌、專注《遠見》與《天下文化》之發展。
 生平:高希均生於南京,其父為中華民國軍官。1949年,因國共內戰,全家遷台,居住在台北市南港區的眷村。先後在台北商職與台灣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農業經濟學系畢業,並獲兩校傑出校友獎。

 1959年,赴美讀書,其父為了籌措機票及旅費,自軍中退休,以退休金供他出國。1964年獲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學位,隨後成為美國公民,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服務於威斯康辛大學河城區經濟學系教授多年,並於1971年至1980年間擔任威斯康辛大學河城區經濟學系主任。

 1977年,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文,在台灣介紹經濟學概念。

 曾任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前身)人力小組顧問、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第五冊《繁榮的經濟》主編、行政院顧問、經濟部顧問、國立中央大學榮譽教授、並曾擔任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一職,於1992年8月1日參與中華民國面對"一個中國涵義"之會議討論。

 高希均自1994年後為美國百人會會員,2000年後擔任國內外財團法人基金會董事,並常應邀擔任國際論壇之貴賓演講及主持人,高希均自2013年榮獲台灣亞洲大學名譽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