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過後~探索2017臺北世大運真相

 被形容為激情的世大運終於落幕,整個過程國人其實更像嗑藥,大家嗨成一團,我個人並不以為然,關於世大運的真相,容我表達一下個人的看法。

 首先,從國光獎金的發放來看看世大運的等級,一等一級1200萬元,如奧運金牌,二等一級300萬元,如亞運金牌,三等一級60萬元,世大運和過去高雄舉辦的世界運動會都落在這個等級,他們都屬於休閒型,以交流為主的賽事。若跟其他賽事有時間上衝突時,一般都會選擇放棄世大運。我無意澆冷水,就事論事而已。

 其次,金牌總數26面,主辦國家有權利加選最多七個比賽單項,我們選了棒球、射箭、羽球、舉重、高爾夫、滑輪溜冰和武術等項目,這些項目以後就不太可能會被選取,譬如下屆的拿波里世大運就選擇帆船、橄欖球、射擊和自由車等項目,都不是我們拿手的比賽。這七個自選項目總共包辦18面金牌,如果不是地主國,我們就只剩八面金牌。

 最弔詭的是選手年齡,我稍微看了一下選手名單,其他國家的參賽者的年齡大多落在20到22歲,反觀我們精銳盡出,26歲以上選手比比皆是,一些多年在外比賽的職業選手,怎麼可能仍然在學校就讀學位,我個人猜測,這應該是政府和台北市政府的精心設計,讓選手依附在碩博士在職專班應該不難,但這樣遊走在法律邊緣的行為,應為歐美國家所不齒,對遵守規則的參賽者,更是不公平。

 開幕典禮只有國旗進場,應該是整個賽程的最大笑話,古今中外發生這種糗相的情事並不多見,多年以後,恐怕仍為世人茶餘飯後的笑柄。然而,主辦城市首長一句“王八蛋”,就化解了所有問題,更是聞所未聞,隨著金牌數目的增加,執政滿意度居然倍數增加,對一個上任後沒有絲毫建設的市長,恐怕我們要加強公民素養,否則這種是非不分的選民心態,恐怕將來會演變成害人害己的共業。

 我個人也天天陶醉在比賽的喜悅中,肯定某些選手的表現,如果這次的開閉幕典禮能在大巨蛋舉行,整個世大運的光彩又不知要壯觀幾倍。激情過後,不希望大家都衝昏了頭,特地寫下個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