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醫院第一號寶寶早產兒開心回娘家

  【本報訊】新醫院傳出好消息!今年4月23日試營運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於開院第3天迎來第一號新生兒,是體重僅1,470克的早產兒女寶寶,在住院37天經醫護團隊細心關照下,體重達標健康出院。昨天是寶寶出院後第一次回診,醫院特地舉辦慶祝會歡迎這位開院第一號寶寶回娘家,也切蛋糕祝福寶寶未來健康成長。

陳潤秋局長、醫院醫護團隊及早產兒家長合影

  媽媽丁小姐說,她今年28歲,這是她的第一個寶寶,回憶剖腹產當天,感覺還有新醫院的味道。整個剖腹產過程其實很快,沒什麼感覺,但內心很緊繃,直到聽見寶貝的哭聲時,心中大石才終於放下,不過才匆匆看一眼,寶寶就要住進加護病房觀察,心情起伏變化就像坐雲霄飛車,來不及反應。

  丁小姐表示,很感謝土城醫院團隊的照顧,醫師都很清楚有耐心地說明寶寶的情況,出院前護理師也很細心教導該怎麼替寶寶洗澡及泡奶、餵奶,讓她比較有信心照顧這麼小的新生兒。

  衛生局長陳潤秋指出,為了照護出生低於1,500公克之掌心寶貝,我們也結合台灣早產兒基金會及19家有新生兒照護中心之醫院,提供從出生至滿2歲掌心寶貝個別化照顧及諮詢,其中的一家醫院就是林口長庚。如今很開心看到委由長庚經營的市立土城醫院,擁有同長庚等級的醫療團隊,這是新北市民的福分。

  陳潤秋說,新北市從107年迄今已收案照護490位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低體重兒。這些孩子因為各項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常常伴隨許多後遺症及發展遲緩現象發生,像是呼吸窘迫症候群、視網膜病變及慢性肺疾病等等。現在由個案管理師追蹤適時安排專業醫療介入。此外,如有發展遲緩,可即時轉介至醫院評估鑑定,給予早期療育,後續社政及教育單位串起完整照護網,並教導家長照護技能,提供完善的全方位照護。

  土城醫院婦產科簡誌緯醫師表示,丁小姐約孕期31週左右,發現有血壓較高、蛋白尿等子癲前症的表現,同時合併胎兒體重較小,為確保母胎安全,於孕期34週時由診所轉介至離住家較近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經婦產科趙安祥主任診視後,診斷為嚴重子癲前症,為避免相關併發症,決定安排次日立即進行剖腹產。

  許時耘醫師指出,當時預估寶寶的體重約僅1,800克左右,但出生體重比預期還要輕,才1,470克,出生後需要呼吸器幫助呼吸,還有些胃出血需靠靜脈營養支持,也從剛開始2毫升3毫升地慢慢管灌餵食,到後來進步很快,體重也慢慢在長,到出院前已經可以自己吸奶到每餐80毫升。做了腦部超音波、檢查眼睛都沒什麼問題,就這樣一路過關斬將,終於在住院37天後,體重2.3公斤達標順利出院。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兒童內科陳力振主任表示,早產兒是指懷孕37週前就出生的寶寶,因為器官發育和體重皆未達正常標準,常伴隨許多疾病風險。產婦的年齡、體重、健康情況及有無不良嗜好等,都是增加早產風險的因素。依國健署出生通報統計,產婦25~29歲早產風險最低,為7.94%,35~39歲則增加到12.18%。雖然早產風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不過產婦年齡較輕同時也有相對較高的早產風險,20~24歲為8.57%,<20歲則增至11.58%。

  新生兒科許時耘醫師指出,鑑於早產是新生兒死亡最常見的直接原因,目前國健署有提供新婚健康手冊、孕婦10次產檢、2次衛教指導等措施,以提升孕產期照護品質,防治早產。而早產兒的醫療照護也有長足進步,以28週之早產兒為例,存活率已超過95%。

  本身也是兒科醫師的新北市立土城醫院黃璟隆院長,他除了肯定醫護團隊的照護外,也替媽媽丁小姐加油打氣,他說,早產兒比起一般足月兒,成長過程更加辛苦與不易,需要醫護團隊的協助治療,和父母親的用心照料與陪伴,才能幫助早產兒平安度過難關。他也呼籲產婦應做好健康管理、規則產檢,產後提供新生兒優質的醫療照護,共同守護每一個得來不易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