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關懷專線志工俞寶惠 黃莉玲提解方

  【本報訊】在新北市精障家庭關懷專線擔任接線志工的俞寶惠(下圖),有陪伴罹患精障家屬30年的深刻經驗,她表示,弟弟生病後,母親整整照顧了30年,最後也因長期壓力得了帕金森氏症,弟弟走了,媽媽隔年也離世,說起這段辛酸史,她眼眶仍泛紅。

有陪伴照顧精障弟弟30年經驗的俞寶惠 在新北市精障者家庭關懷專線擔任接線志工 提供有同樣遭遇的家屬溫暖支持                                                         家鄉在宜蘭的俞寶惠表示,鄉下人情保守,一開始弟弟出現異狀,媽媽忙著求神問卜,吃了各廟神明的符令,依舊不見起色,後來改看醫生,但30年前的藥物沒這麼發達,弟弟吃了嗜睡,整個人更走樣,只好停藥。

  俞寶惠說,為了醫治弟弟的病情,全家走了許多冤枉路,母親是主要照顧者,她只能從旁協助,加上自己有公婆要照顧,又不知醫療和社區資源在哪?因此備極艱辛,母親更是心力交瘁,每當熱心的左鄰右舍七嘴八舌:「會不會卡到陰啊?要去收驚、戒改!」「妳要勇敢,卡堅強耶!」只會讓她們更加洩氣。

  在新北市政府社會局開辦精障家庭關懷專線之後,俞寶惠主動報名參加志工訓練,並投入接線服務,她說,由於自己有30年的陪伴經驗,因此對於來電者的境遇和焦慮,都能同理,先是傾聽,適時的給予溫暖支持,「有些事連上帝都無法給答案!」有時一通電話一講就一個小時,但說完後,對方除了倒出陳年垃圾獲得紓解,也能獲得社區提供的一些資訊和資源,如情緒認知、壓力調適、復元概念等專業講座,或是家屬團聚交流等活動。

  新北市康復之友會理事長黃莉玲有同樣的遭遇,她的弟弟因長期在大陸經商,弟媳罹患精障後送台北市松德醫院,她成為主要照顧者,因弟媳係思覺失調,外表看似正常,但卻有躁症,曾到了市場買衣服一買就是10幾件,一口氣訂了2、3間房子。

  黃莉玲表示,簡易的研判是否有發病,如睡眠混亂、眼神渙散、跟人說話不對焦、說話速度變快、肌肉緊繃,甚至握緊拳頭等,都是一個觀察指標。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正確就醫、不擅自停藥

  黃莉玲說,家人罹患精神障礙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正確就醫,即使在病情穩定之後,也一定要遵從醫囑,不能擅自停藥,盡量參加職能治療和社區復健,提升自我社會功能,而這些資訊和資源,新北市精障家庭關懷專線2252-3399(關懷長長久久)都能提供,歡迎家屬來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