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偕林智堅共推北臺灣智慧交通網

  【本報訊】新北市長侯友宜26日下午陪同新竹市長林智堅共乘淡海輕軌,欣賞幾米為輕軌量身打造的公共藝術,並分享淡海輕軌建設經驗。

         新竹市政府正積極推動大新竹輕軌計畫,希望藉由準時、舒適、安全的輕軌運輸系統,解決大新竹地區交通壅塞問題,帶動區域發展。淡海輕軌是北臺灣第一條輕軌,因此林智堅市長特別率市府團隊前來參訪交流,實際體驗及了解淡海輕軌建設策略、營運規劃與執行現況。          

  侯市長全程陪同林智堅市長及新竹市政府團隊從輕軌紅樹林站搭乘至淡水行政中心站,沿途欣賞觀音山、淡水河的美景、幾米公共藝術作品和「新北稼日蒔光」基地的花海景觀,感受公共建設中融入的美感設計,最後在淡水國民運動中心進行交流會議,就路網規劃構想、通車營運概況、交通整合措施、土地開發等交流分享,新竹市政府團隊對於淡海輕軌僅用4年便完工通車的執行效率表達肯定,希望多學習新北市的推動模式與經驗。


  侯市長表示,不僅是輕軌建設,新北市及新竹市也都積極在推動智慧交通與漁港觀光,希望未來雙方在相關市政議題上能有更多交流與合作。淡海輕軌淡水漁人碼頭站、沙崙站和台北海洋大學站預計今年底完工,輕軌高架橋將會越過清法戰爭滬尾戰場遺跡,串連原有的淡水老街、滬尾藝文休閒園區、漁人碼頭景點,結合正在公告招商的淡水沙崙文創園區,成為帶狀觀光發展區域,創造地方商機,通車後歡迎新竹市政府團隊再次前來遊覽體驗,也預祝大新竹輕軌計畫順利完成,讓北臺灣增加更多舒適、安全的輕軌運輸系統,提供市民更加便捷的交通服務。

       北台灣第一條輕軌系統,淡海輕軌綠山線營運至今半年,已經吸引超過244萬人次搭乘,平均每日運量可達1.141萬人次。新竹市長林智堅率團隊北上,與新北市長侯友宜雙方進行交流,體驗搭乘淡海輕軌,為新竹輕軌探路。

       新 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表示,淡海輕軌是第一條「國車國造」的輕軌系統,採購發包策略,契約以統包模式,涵蓋設計、採購製造、施工、試車、操作及維修,包括目前的安坑輕軌以及未來五泰輕軌、八里輕軌都會採用同樣系統,國車國造推動技術移轉,同時維修方便。除此之外,淡海輕軌亦採聯開計畫,綠山線淡水行政中心站,和中央合作開發,正進行都市計畫變更作業,未來除了轉運功能之外,還兼具購物中心、主題休閒等配套,增加生活服務機能。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進一步說明,配合新北市境內的捷運系統營運,在107年1月成立新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淡海輕軌票價規劃,比照台北捷運票價費率,採階梯費率制,自107年12月24日營運通車起,累計總運量達到244萬人次,其中連續假期帶來觀光人潮,日運量最高甚至達到2.97萬人次,並於持續提升服務品質,像是依各站特性,將固定20秒開門時間,增加司機員視情況彈性調整功能,同時依照當地氣候,加強站體排水,以及增加月台與屋頂排水速率;加強對於通勤服務,淡海輕軌尖峰時段最小班距,達到6分鐘的服務水準。

         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長李政安分享新北經驗,表示輕軌除了帶進觀光人潮,也服務新市鎮地區能進一步提升搭乘人次。另外目前正在興建的藍海線至漁人碼頭三個車站,也將於今年底完工,後續完成相關測試後,預計109年通車,可串聯三環六線規劃中的八里輕軌,向西延伸,同時也將串聯目前淡水主要的觀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