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章魚哥剋星~千年漁獵法寶展出

        【本報訊】章魚被譽為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除了運動賽事預測增加趣味性,善用靈活的觸手轉開罐蓋,真是讓人嘖嘖稱奇!如此機智的生物,遇上陶壺卻束手就擒!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現正展出「Hi!-東亞海島文化特展」,捕捉章魚的《蛸壺》形式多樣且超過千年歷史,已成為此特展最吸精的展品之一,歡迎民眾到館一窺究竟。

  「Hi!海—東亞海島文化特展」集結國內外八大博物館共同展出超過200件漁獵、貝器、船舶、貿易及藝術等精品,自今年6月底推出,已超過5萬人次參觀。其中日本兵庫地區的《蛸壺》是吸睛焦點,素燒的陶壺沒有蓋子和任何機關,卻能讓章魚一進入就無法逃脫,充分展現古人的生活智慧。

  十三行表示,約2,500年前的日本彌生時代開始,瀨戶內海出現補捉章魚的專用漁具-「蛸壺」,居民利用章魚天生喜愛藏身洞穴的習性,將螃蟹、貝類作餌放入壺內靜置於海中待章魚自動進入,漁民拉起蛸壺時章魚受到驚嚇,反而往蛸壺內躲,即可活捉。因一壺僅能捕捉一隻,確認每個壺內有無捕獲以及拖拉陶壺程序繁複,目前日本僅有少數漁村為生態保育遵循古法。  
  

       「Hi!海—東亞海島文化特展」是臺灣首檔、規模最大的海島文化主題特展,讓民眾免出國即可欣賞臺日精采文物,展期至129日止,歡迎民眾踴躍參觀。更多展覽資訊請至十三行官網http://www.sshm.ntpc.gov.tw或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13hangmuseum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