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隧道試辦區間平均速率執法

 

      【本報訊】萬里隧道將於7月1日起實施「區間平均速率執法」,新北市長朱立倫今(27) 日主持道路交通安全督導會報時表示,以科技執法是所有現代化國家趨勢,目前先在萬里隧道試辦,其實除了隧道,比較容易超速的平面、長距離直線路段,都可以考量實施,讓民眾更適應平均速率執法。

       警察局表示,預定7月1日起在萬里隧道實施區間平均速率執法,5月初已發布新聞,透過2個月的宣導期,了解民眾意見、溝通協調,讓政策能順利執行。

       警察局指出,隧道外固定式超速照相無法有效降低隧道內車速,而隧道內又無合適執法空間,故參考歐洲國家執法經驗,實施區間平均速率執法,希望能有效減少交通事故,維護行車安全。

        一、什麼是區間平均速率? 為何要以區間平均速率執法?
(一)106年2月13日蝶戀花旅行社賞櫻旅行團遊覽車在行經國道5號銜接國道3號系統交流道時,因駕駛疲勞致在彎道未減速而側翻,造成33人死亡;同年9月11日阿羅哈客運在國道一號北上岡山段發生6死11傷的重大車禍,警方調查事發當時,客運車速達120公里…,另近3年國道高速公路超速事故案件亦逐年增加,而近年在山區道路如北宜公路、臺3線,重型機車飆速致死傷事件層出不窮(如附件),且嚴重影響當地社區生活安寧,因此汽機車的超速防制已是當前重要課題,「速度管理」已列為交通部維護道路安全的重點政策。
(二)現行國內雷達測速執法設備(固定桿或活動式)雖能精準偵測車速,但多數駕駛人在接近固定桿前,會將車速降低至速限以下,一旦通過偵測區間便又回復超速行駛的行為,故目前固定桿測速器對於速率的控制,僅是侷限於定點附近距離很短的範圍,且駕駛人常於發現固定桿時驟然減速,反易發生追撞事故,對於速度管理的成效有限。
(三)「區間平均速率」指車輛行經某路段特定兩點之間(距離固定),除以所行駛的時間,即為平均速率。現行「雷達測速」也是偵測車輛在雷達波特定範圍內移動距離與時間差的關係計算車速(只是距離很短),一般認定是定點的測速,實際上也算是區間平均速率。
(四)區間平均速率執法(以下稱區間測速),由點延伸為線,可大幅增加速率控制的有效範圍,除可抑制瞬間超速行為外,重點特色在於可減少車輛間行駛速度的差異,達到控制車行速度趨於穩定的效果,預期將會更有助減少事故發生。
(五)區間測速較適用於封閉或半封閉路段,且以常違規或易肇事的路段為主。

       二、國外有無執行案例,成效為何?
區間測速方式已在英國、義大利、南非、瑞士、西班牙、奧地利、捷克、挪威、法國、中國大陸等多國採行,實施區間測速路段長度視實際交通狀況而定(例如南非測速路段長度長達71公里),經文獻顯示,各國實施後對於降低交通事故率有33%至85%不等的成效。另在義大利的研究指出,在區間測速執法系統實施後,一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15.3%,氧化氮化合物降低了4.6%,空氣懸浮微粒降低了6.4%,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了5%。

三、目前規劃在何處實施區間測速執法?
(一)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配合交通部推動「速度管理」與「科技執法」政策,採行區間測速執法,目前規劃於新北市萬里區萬里隧道首先實施,預計自7月1日起開始執法。
(二)萬里隧道全長約1.1公里,隧道兩端為彎道,中間路段平直,惟車輛常在隧道內超速,常於出口彎道肇事,105、106年兩年間即發生4件A1事故造成4人死亡,肇事率甚高。現行萬里隧道兩端隧道口外,雖各已設置測速照相1處,惟該執法設備無法有效降低隧道內車速,仍時有事故發生的憾事。

相關新聞連結如下:
1.聯合新聞網2017-07-19萬里隧道傳死亡車禍 機車騎士撞隧道側壁不治

" target="_blank">
(影片)

3.蘋果即時2016-11-21萬里隧道7天兩起死亡車禍 老夫妻遭撞1死1傷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1121/993935/
4.三立新聞網2016-09-30魂斷萬里隧道!孝子打工返家騎車自撞 搶救仍不治
" target="_blank">
(影片)
" target="_blank">
(影片)


 

comnews.org@gmail.com
■指導單位:中華民國社區報刊發展協會 ■版權所有:中華社區報刊聯合新聞網
■免責及隱私權宣告 ■ 資訊安全政策宣告
本日點閱
總點閱數
14829
12320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