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躲過六月豪雨 石門千歲米慶豐收

 【本報訊】新北市政府輔導石門百年水梯田,以友善耕作所種植的千歲米,無畏6月連續梅雨侵襲,喜迎豐收。在地老農八日帶領磊心幼兒園130多名學童、家長及老師收割稻米,體驗傳統農業生產的辛勞與感動。

新北市政府輔導石門百年水梯田,以友善耕作所種植的
千歲米,無畏6月連續梅雨侵襲,喜迎豐收。在地老農8
日帶領磊心幼兒園130多位學童、家長及老師收割稻米
,體驗傳統農業生產的辛勞與感動。
(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傳真 106年7月8日 來到石門嵩山社區,放眼望去是綿延不絕的水梯田美景,層層人工石砌而成的百年梯田是嵩山社區最美麗的風景,但隨著農村人口老化與外移,百年梯田被迫休耕長達數十年。

 為了找回農村原本的樣貌,維護當地自然生態發展,嵩山社區前理事長江榮川引進日本越光米品種,並號召一群70歲以上的農友參與種植。

 老農們透過新北市政府的輔導,以不使用化學肥料以及農藥的友善耕作方式種植,經過不斷的努力,終於在百年梯田成功種出日本天皇御用的越光米,由於參與耕種的農友年齡合計近千歲,因此以「千歲米」命名。

 嵩山社區理事長王綸表示,以友善耕作的「千歲米」一直以來備受青睞,今年種植面積約4至5分地,產量約3000至4000台斤,稻作未受連續梅雨侵襲影響,歡喜迎接豐收。

 嵩山社區邀請磊心幼兒園130名師生及家長體驗傳統梯田收割,在地老農們倚靠自身長年的經驗,化做田地中的導師,教導小朋友如何收割稻米,並享用古早味的農家點心,小朋友看到稻田周遭豐富生態興奮不已。

 新北市農業局積極推動有機生產,提供有機肥料、設施、租地等相關補貼,輔導農民取得有機驗證,期望吸引年輕人返鄉從事農業,讓更多土地能夠重新活絡起來,找回過去農村生活的記憶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