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2025 年福智教育園區學生成果展,(7)日以「希望季 Reconnection-再連結」為主題,呼應教育的核心精神—在人與人、學與用、本土與世界之間建立有意義的連結。透過豐富多元的展覽內容,呈現學生在心靈教育、食農實作、在地關懷、科技應用及國際視野等方面的具體成果,展現教育如何因應政策脈動,實踐面向未來的教學理念。
圖說:智教育園區。(記者蔡俊賢/翻攝)
此次成果展以「社會議題探索」與「食農教育」為雙主軸,由學生自主策劃、教師引導支持,透過互動攤位、戲劇演出、手作體驗及生命故事分享等形式,具體呈現新世代對心理健康、科技成癮、高齡社會、環境永續與自我療癒等核心議題的關注與回應。
活動主視覺由學生以粉彩筆繪製——畫面中馬匹、孩童與狗依偎坐在夕陽下的草地上,象徵生命之間純粹的聯結與彼此支持。畫者寫道:「願大家都能關懷自己、關懷他人、關懷大地。」這正是希望季所欲傳遞的核心精神。
當日,雲林縣副縣長謝淑亞特別率領縣府團隊與各界來賓蒞臨福智教育園區,親自致詞並參與觀展。她在致詞中表示,感謝福智教育園區長年以心靈教育為核心,從推動食農教育、環境永續、在地關懷到與國際接軌,不僅培育學生具備世界視野與人文關懷,也為未來教育提供了具體典範。她肯定園區是培育希望與愛的搖籃,是一處令人安心、充滿正向能量的學習場域。
副縣長特別引用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句《用生命影響生命》鼓勵學子:「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她期勉學生將所學實踐於生活中,成為帶來改變的正向力量。
圖說:馬匹、孩童與狗依偎坐在夕陽下的草地上。(記者蔡俊賢/翻攝)
在觀展過程中,副縣長一行人細細走訪各展區,從學生親手耕作的食農教育成果、結合 AI 與永續議題的專題製作,到強調在地關懷與國際連結的學習歷程展示,皆讓來賓印象深刻。展覽現場呈現多元而創新的教學成果,不僅展現學生主動學習與團隊合作的精神,更體現教育如何回應社會需求與全球趨勢,實踐「希望季 Reconnection-再連結」的主題意涵。
園方表示,此次成果展以「社會議題探索」與「食農教育」為雙主軸,由學生自主策劃、教師引導支持,透過互動攤位、戲劇演出、手作體驗及生命故事分享等形式,具體呈現新世代對心理健康、科技成癮、高齡社會、環境永續與自我療癒等核心議題的關注與回應。
活動主視覺由學生以粉彩筆繪製——畫面中馬匹、孩童與狗依偎坐在夕陽下的草地上,象徵生命之間純粹的聯結與彼此支持。畫者寫道:「願大家都能關懷自己、關懷他人、關懷大地。」這正是希望季所欲傳遞的核心精神。
圖說:學生在心靈教育、食農實作、在地關懷、科技應用及國際視野等方面的具體成果。(記者蔡俊賢/翻攝)
教育與政策對話:推動社會情緒學習與數位使用秩序化
調查顯示,青少年每日上網時間過長與憂鬱情緒有高度關聯,約三成受訪者已達需要專業協助的程度。在數位工具與虛擬世界全面滲透日常之際,新世代不僅承受科技帶來的便利,也面臨人際疏離、情緒困擾與社會連結斷裂的壓力。
面對這樣的教育困境,教育部正積極推動「社會情緒學習(SEL)中長程計畫」及「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修正草案,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情緒韌性與人際關係力,並建立有序的數位學習環境,以回應心理健康與學習能力失衡的挑戰。
圖說:學生在心靈教育、食農實作的具體成果。(記者蔡俊賢/攝)
福智教育園區創辦人日常老和尚曾指出,良善的心靈教育環境,是培育優秀國民與社會棟樑的基礎。自 1993 年創校以來,園區即以「心靈教育」為核心精神,重視人與自己、他人與環境之間的正向連結。課程涵蓋情緒教育、系統思考、價值判斷與責任倫理,並透過住宿制度與手機集中管理,營造專注、安定、有深度的學習氛圍。
展現青少年公共參與與社會關懷行動力
此次成果展深刻展現學生對社會永續議題的理解與實踐,也彰顯學校對教育政策趨勢的積極回應。園區期盼藉由這份實踐經驗回饋社會,激發更多教育工作者關注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圖說:學生在心靈教育、食農實作、在地關懷、科技應用及國際視野等方面的具體成果。(記者蔡俊賢/翻攝)
心靈教育的實踐:當心中有關懷,才能與世界深刻共鳴
園區課程橫跨環境保育、動物照護、長照服務、社區互動與國際交流等領域,引導學生在真實生活中培養問題意識、學習能力與創造力。這些經驗不僅拓展視野,更深化對生命、他人與社會的理解與連結。
學生也在過程中突破手機成癮的困境,展現情感韌性、永續意識與責任感,正體現「Reconnection-再連結」的深層意義。
希望季兩大主題亮點:串連學習與世界
社會議題探索區: 高中生以創意互動攤位呈現心理健康、高齡化、3C 成癮、消費主義與自我療癒等主題。從照服員實習經驗分享,到設計沉浸式互動遊戲,學生不僅深入思考,亦提出具體回應與行動方案,展現難得的公共參與精神。
圖說:學生以「恢復大地生機,埋下希望種子」為題,親手種植、採收、製作並分享。(記者蔡俊賢/翻攝)
食農教育區: 國中學生以「恢復大地生機,埋下希望種子」為題,親手種植、採收、製作並分享在地友善食材,將環境教育融入生活日常,傳遞對土地的敬意與對生命的感謝。
當孩子的心中充滿溫度,對世界懷有真誠關懷,學校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場域,更成為讓世界變得更好的起點。福智教育園區誠摯邀請社會各界蒞臨觀展,親炙新世代的思辨力與行動力,一同看見未來的希望。
圖說:給園區的回饋。(記者蔡俊賢/翻攝)
家長給園區的回饋
觀展中一位家長說,園區以「心靈教育」為核心,讓孩子學會靜下心來認識自己,也願意打開心與世界連結,這一點在現今重視競爭與效率的教育環境中,尤其難能可貴。我們深信,這樣的教育將成為孩子一生最堅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