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與對話~南投縣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傳習

  【本報訊】南投縣傳統藝術「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傳習計畫」,第五期傳習課程將於縣府文化局文物陳列室辦理成果展,展期自8月26日至9月6日止,並將於8月26日上午10點舉行展覽茶敘,敬邀各界蒞臨指導。

  南投縣政府於101年公告登錄「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為南投縣傳統藝術,其中經挑技法的技藝保存者張貴珠及張鳳英藝師(母女),於102年度首度申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辦理傳習計畫,至本年度已連續辦理5年。今年度的傳習課程自8月9日起至8月25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上課,每週5天,每天從早到晚上課6小時。

  經挑(puniri)技法為賽德克族傳統織藝中最困難的高階技術,本傳習計畫由藝師帶領學員,由淺入深逐步學習,從基本的苧麻捻線、平織技法、挑花技藝,一步一步,循序漸進,到今年嘗試挑戰經挑技法。複雜的織作技術須要學員高度的專注力與體力支持,在如此密集短暫的課程時間中即小有成果,著實不容易。

  傳統上,賽德克族織布不僅在女性族人佔有重要地位,也深深影響族群日常生活樣態,且已成為族群識別的象徵。文化局表示,賽德克族群分佈以南投縣最多,張鳳英老師因其學習及教學經歷,能將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進行有系統的傳習,相當可貴。在原住民傳統工藝技術逐漸流失之際,建議中央也能重視,協助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能永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