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以剛新落成之【通灣木雕工作坊】為據點、辦理戰地特色行銷推廣【一日遊】活動,內含【通灣社區雕刻技藝研習計畫】之師生作品成果展。
通灣以【通灣五藝傳四海、觀天動地震八方 】為口號【五藝】: 木雕、木工、舞蹈、編織、武轎 ,為根本【戰地文化】為主軸,將15個雕堡機槍堡歷史故事元素創設戰地模擬系列 :五管竹筒炮 、雙台雙管白鐵管炮、竹氣槍 、步槍、手榴彈、迫擊砲彈、航空母艦冷盤等等。
週邊商品&伴手禮有:貓頭鶯,阿兵哥手榴彈造形饅頭禮盒、鳥類毛巾,戰地迷彩包、海洋環保材質包、大翅鯨拖特包、迷彩口罩、石虎造形餅乾,DIY彩繪石虎頭巾,石虎衣,木屑香包、石虎粿等等。活動過程中讓導覽人員、 領隊工作人員、 均著上軍裝, 戴上軍帽,隊長背上值星帶,雄赳赳氣昂昂一絲不苟以安全為主己任讓體驗的旅客們,安全的再度將記憶拉回當兵時的深刻回憶,沒有當過兵的軍事迷、女孩們、小朋友們體驗當兵的甘苦與樂趣。
一日遊的行程裡包括導覽解通灣地理環境的特色,產業DIY竹氣槍 ,生態解說黑翅鷹、貓頭鷹、大冠鳩、友善生態有機耕作與植物昆蟲解說 ,接著是雙管白鐵管炮點體驗、手榴彈的投擲體驗,接著集體前往海邊欣賞剛好日落的夕陽美景,接著體驗通灣與週邊社區農產商品組成的【戰地風味餐】,最後是火把巡護體驗,完成一日遊的特色之旅, 希望能夠帶給不同年齡層遊客深刻的印象回家後還想再來。
理事長曾耀宗指出通灣社區是有兩大特色,首先是 [15座碉堡機槍堡]的特色,有助於現有農業的不景氣發展得以重生,如白蘿蔔也可以成為碉堡內的窖藏蘿蔔乾,讓休耕土地持續增加的通灣能改種有價作物。 轉型成為未來的商機。
其次通灣是 [木雕大師的故鄉] 朱銘、康木祥都是國際知名的大師、 社區為此成立【通灣木雕工作坊 】 用於 傳承、推廣、延續、復興[雕刻原鄉] 的願景。總幹事曾煥昇表示通灣社區現有多位的木雕創作者都保有珍貴技藝,未來也可將轉型為公共藝術製作,可以將通灣濱海林區或休耕地改變為雕塑公園。創造出【產業火車頭】大型公共藝術設計教學製作,如戰地之人形、武器、陸海空大型戰具…,突顯野戰&戰地的特色,加上生態類動植物之雕塑公共藝術 , 中間穿插當紅的卡通人物流行事物創造話題吸引各階層人群目光與親近,是打造【黑森林雕塑公園】的綜合元素,方能延伸出文創商品 。吸引全國的旅客打卡,迎合不同喜好不同年齡不同領域的遊客好奇購買行程與 木雕&木工DIY課程、木製伴手禮、農產品帶動地方社區產業發展。發揚雕刻原鄉,增加社區經濟,讓社區年輕人有回鄉就業機會, 退休者可以開創人生的第二春。通灣木雕工作坊將積極開課讓對雕刻有興趣的國人與遊客,體驗學習稀少珍貴的這門技藝,對未來學成的創作者能再社區發光,打下強而有力的基礎。
本次戰地特色行銷推廣活動,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的農村再生計畫,支持通灣社區發展協會,得以盛大辦理文化特色產業活動,讓更多人認識通灣社區。
活動相關訊息可以在fb搜尋苗栗縣通灣社區
獲取最新活動資訊
聯絡人:執行長 曾煥昇 0956-958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