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嘉志閣第12屆客家粄仔節8日登場

    【本報訊】109年度嘉志閣第12屆客家粄仔節將於8日上午9時,假苗栗市嘉盛里的客家粄仔工坊及五文昌廟前廣場熱鬧登場。今(3)日特舉行活動記者會,會中嘉盛社區張永昌總幹事表示今年活動主題以「五鼠納福」為主軸,希望全國人民平安度過新冠疫情納接來自四面八方之福氣。

     今年嘉志閣客家粄仔節乃結合中國五行及方位概念,製作五行顏色之「米老鼠」,此外,舉辦了12屆客家粄仔節恰為12生肖之一循迴,代表客家粄仔節已歷經了12個年頭,而鼠年為12生肖之首,更期望未來的12個年頭,苗栗市的粄食特色產業再傳承延續下去。

      記者會中也率先展示了新丁粄、蘿蔔粄、發粄、甜粄、水粄、鹹粄、紅豆 粄、艾粄、粄粽、錢仔粄等各式客家粄仔,苗栗市長邱鎮軍表示,嘉盛社區的婦女,除了製作傳統的粄食外,還創新發想製作五顏六色的菜包-[老鼠愛大米菜包]、紅龜粄、五行湯圓、香粑粩、彩色漉湯糍等,相信是有許多人從未曾見過的,他熱誠地歡迎全國的朋友,參加適合全家大小[來尞]的嘉志閣客家粄仔節。

      而於11月8日活動當日、除了嘉盛社區有販售多種客家粄仔,也邀集苗栗市共計11個社區一同參與粄食販售,擴大粄仔節跨社區的結盟。當天現場除有表演活動之外,還可以現場報名參加琉璃湯圓DIY、挑米大考驗、背米跳高樂等競賽活動,過關者贈送5斤的食用米。活動當天也準備了彩色鹹湯圓,供民眾一起來「過庄食粄」。 

       據劉秀蘭理事長指出,嘉盛社區主要是以生產稻米為主,但是並沒有以稻米為品牌的商品,因此所舉辦的客家粄仔節,除了要將傳統的客家米食製作技藝得以傳承外,另外就是希望能將社區的一級產業「米」,進而推展到六級產業,藉此機會能提升在地的經濟發展與改善農家的生活。另外本社區已經執行六年的「農村再生」計畫,未來朝「嘉盛五行好運到、農村再生世代居」的社區願景邁進。

       嘉盛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永昌表示,粄仔節文化已經進入第12年了,地方產業推廣是一條漫長的路,沒有堅定的信念與地方及政府的支持,相信很多社區將會停滯不前。唯有共同的理念與跨域合作,才能將特色產業發展起來。在此要感謝各府會部門,對嘉盛社區粄仔節活動的支持,讓客庄粄食能子子孫孫的延續下去。活動相關訊息可在Facebook 搜尋「苗栗市嘉盛社區」粉專獲取最新活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