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鄉錦水村斯瓦細格公墓納骨牆啟用

  【本報訊】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大事,隨著時代的變遷,土葬需求已不如以往殷切,而全國往生火化率已超過97%,本縣往生火化率也高達70%,取而代之的是火化晉塔成為一種趨勢,「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斯瓦細格公墓納骨牆」總工程經費約2,050萬,興辦計畫在106年8月提送本府審查,108年3月經本府核定,108年1月更經內政部之「原住民及花東離島地區殯葬設施改善計畫」同意補助1,500萬元,本興建工程在108年6月決標發包,108年10月底順利完工,109年3月27日經本府同意啟用成為本縣境內第一座完工啟用的納骨牆。

  苗栗縣鄧副縣長桂菊代表徐縣長耀昌出席「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斯瓦細格公墓納骨牆」於109年3月30日舉辦之啟用典禮時表示:「山地鄉的公墓由於受限於地形環境的關係,往往形成滿葬、疊葬甚至亂葬之情形,為了改善泰安鄉好山好水的秀麗景緻並提高民眾之生活品質,本府特別專案輔導泰安鄉公所積極向中央申請補助,相信斯瓦細格納骨牆完工啟用之後對於紓解泰安鄉錦水村(斯瓦細格)周邊部落殯葬設施不足的問題可以說是大有助益,在此要向劉鄉長美蘭及公所團隊的積極認真特別致上十二萬分之肯定。縣府並配合公所去年向內政部提報爭取109年的清安部落、梅園部落及天狗部落等3件公墓先期改善計畫,已經獲中央同意補助共計795萬元,今年也會先將這三個公墓遷葬,同時辦理興辦事業計畫及水土保持計畫等先期作業,相信不久的將來可以逐步將泰安鄉的其他15個公墓加以改善成具有原住民特色且莊嚴的納骨牆。」。

     如今「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斯瓦細格公墓納骨牆」順利完工啟用後共可容納2,106個骨灰(骸)櫃位,配合周邊自然的綠化美景,啟用後不僅方便錦水村(斯瓦細格)周邊部落及泰安鄉民眾可安厝祖靈之骨灰(骸),也可以改善泰安鄉的環境景觀,吸引更多各地的觀光客前來泰安鄉泡湯、旅遊及消費。
徐縣長耀昌非常重視生命事業各項服務的推展,因為面對人生最後的終點,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走的溫馨尊嚴,況且殯葬管理是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徐縣長耀昌一定會致力提升本縣的殯葬文化,要求縣府團隊全力協助鄉鎮市公所提供更優質的殯葬服務品質,照顧全縣的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