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鑑於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造橋國小為增進學校與社區互動、活化校園空間,於106年度申請教育部「校園改造社區化多元學習中心」計畫,提供社區老少多元共同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提供高齡者在地化之祖孫同樂學習服務,實踐老有所用、幼有所長的目標,進而讓兒孫輩參與共學課程,學習敬老、尊老、愛老,體現世代溫馨交流、共築祥和社會。
107年度造橋國小社區多元學習中心規劃八大領域課程,含「認識我們的家鄉」-談古論今古道溯源,由長者帶領孫輩們導覽口山步道生態踏查;「安全生活」-透過食安教育教導如何吃出營養與健康、創意小點心DIY;「運動保健」-原始點指壓按摩、羽球教學;「客家歌謠與律動」-祖孫共學以傳承客家文化;「人際關係」-透過桌遊、象棋、跳棋等課程達到老少共學健腦益智;「心靈成長」-教導禪繞畫,並製作心得繪本小書;「食農教育」-利用校園荒廢花圃請長輩教導師生一同栽種有機蔬菜及「彩繪校園」-裝點多彩共學園地,讓孩子從小學習關懷長輩,跟著阿公阿婆一起學習。迄今中心課程多達51場次,超過2千人次參與,深獲在地社區好評,大苗栗新聞更於今年1月時進行採訪並報導。
然而,今年度的中心課程已於3月起的每週三下午陸續開課,除了延續107年度辦理具地方特色的食農教育綠生活、客家歌謠傳唱與律動、運動保健等外,為拓展祖孫學習視野與生活技能,而納入更豐富多元的課程內涵,例如:生活智慧與科技、藝術創課-布雕與紙雕、客家飲食文化、走讀各地(國內外)風情等。
徐耀昌縣長表示,未來縣內的社區多元學習中心將如同造橋國小社區多元學習中心一般,致力於推動社區終身學習、提供民眾多元課程,讓社區民眾與學校能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