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便利的消費環境、多樣的優惠折扣及吸引人的產品廣告,雖滿足民眾購物需求,卻也暗藏膨風、誇大、涉及療效等等的陷阱。「飛蚊症、青光眼、白內障的問題…PPLs它就可以…來解決很多眼睛的問題…」、「OO產品…可改善70%以上更年期症狀…」、「OOOO你就趕緊拿回來吃…親像說心脹大…瓣膜鬆掉的、心血不夠…攏總可以使用…」等,以上都屬於違規廣告。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及縣市政府衛生局,每年都會監控電子媒體(電視、電臺、網路)宣播之廣告,以維護國人健康及有效淨化閱聽環境,其中以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宣稱之效能類型統計顯示,以宣傳「皮膚美容」(22.94%)、「減肥瘦身」(17.78%)、「骨骼肌肉」(8.58%)功效分據前3名。 政府呼籲民眾,食品主要提供人體營養素及熱量;化粧品僅施於人體外部修飾容貌等,並不具醫療效能,切勿輕信太神奇、太吸引人的廣告。如有身體不適的情形,應尋求正規之醫療管道就醫,並配合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才是維持健康的王道!另,民眾可至食藥署「違規食品、藥物、化粧品廣告民眾查詢系統」(網址: http://pmds.fda.gov.tw/illegalad/)、「食藥膨風廣告專區」(網址:http://www.fda.gov.tw/TC/news.aspx?cid=5085),查詢廣告相關資訊,做為選購產品之參考,以維護自身健康及消費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