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里集會堂暨社區活動中心興建動土

【本報訊】苗栗市水源里里民今(28日)以家有喜事的心情,在熱鬧的氣氛中一起參與了水源里集會堂暨社區活動中心興建動土典禮。苗栗市長邱炳坤表示首先要感謝的這位台灣之光,也是我們苗栗之光的美國國家工程院彭賜灯院士,他慷慨捐贈新台幣一千萬元興建經費來回饋鄉里,造福市民。他本人特地從美國回來簽署捐助興建合作備忘錄,也一同見證水源里集會堂暨社區活動中心動土活動。 

       美國國家工程院彭賜灯院士說,回想起小時候在苗栗的成長歷程,家中除了父母外、還有奶奶、叔叔及7個小孩,父親為了生計舉家從西湖鄉搬遷到南苗地區,租了間約20坪大的房子;由於房子破舊不堪家徒四壁,每逢颳風下雨時,雨水都滲漏家中造成淹水,還要將水一瓢一瓢往外舀。那時父母親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棟自己的房子及子女們可以透過唸書翻轉家中的生活,因此他們每天辛勤的種田、養家禽,做建築工…等,終於存夠了錢在附近蓋了屬於自己的家。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很嚴格,尤其對男孩子更是愛之深責之切,他認為唯有更高的學歷,才可以謀取更好的工作,因此在課業上不用心或違犯家規,受到責罵或挨打是常有的事。母親則是一溫柔善良女性,陪著父親到處吃苦,不怨天尤人地養育這一群年幼的子女;父母親留給他們最美好的記憶,就是為了這個家一生勤勤奮奮。記得當年(民國54年)要出國留學,不像現在容易,首先要通過海外留學考試,才可以申請護照,另外美國使館簽證要求2700美元的存款證明;那個年代老師薪水一個月約30美元,而這麼一大筆錢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拿得出來的,父母親為了成就我的心願,義無反顧將家中的房子、田地向銀行抵押貸款及親戚借款,籌足了3428美元,讓我終於得以赴美深造。在美國這段期間,我時時刻刻感念父母親對我的養育及栽培,無論求學或就業,我都以「努力奮鬥」作為座右銘,它伴隨著我從極為貧困的童年到長大後蛻變為長壁開採和煤礦岩層控制領域的世界知名專家,也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再次表示,從小家境貧困的他能夠有現在的成就,完全是父母親的支持與栽培,為了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願意捐助新台幣一千萬元在故鄉苗栗市南苗地區興建具有紀念性的公共設施。水源社區活動中心興建時規劃二、三樓成為親子館,並設置彭院士父母的紀念館,將他父母、家庭、求學、就業、留學奮鬥等歷程,以故事及藝術作品的方式呈現在館舍內外,讓大家認識有關他的生命歷程故事,並作為學子們的學習典範,鼓勵他們奮發向上的動機。
     苗栗市長邱炳坤表示,從102年開始在唐煥崑先生及傅學桂先生牽線下,開啟了合作的契機。他本人每年從美國回到苗栗時都會前來公所關心案件進度,因當時沒有土地釋出,合作計畫一直陷入膠著。適逢苗栗市推動袍澤市地重劃計畫,將水源里社區活動中心用地納入公共設施用地,合作計畫遂出現了曙光,並在106年完成市地重劃後,市公所與彭院士的合作案,進入明確規劃階段。這個案子從洽談開始一直到工程完成發包,實因縣府的重劃工作進度繁雜緩慢,歷經了5年多時間,那時還擔心本案就此無疾而終,幸好彭院士能夠堅持回饋鄉里的理念,對於彭院士在事業有成後,展現出社會責任,再次表示肯定與感謝,同時也感佩彭院士的孝心,秉承父志,回饋鄉里,為地方建設盡一份心力。
    本工程規劃興建面積為760平方公尺,為二棟建築物,一樓為水源里集會堂及日間照顧服務中心,二、三樓為兒童親子館,四樓為機房,並與周邊的兒童遊樂場公園同時進行施作,建物美觀,環境清幽,日後將成為苗栗市建設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