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客家淺山產業學坊建置成果展示會

  【記者劉露華報導】為鼓勵青年返鄉投入農業生產或地方創生,由客家委員會指導,苗栗縣政府主辦的「客家淺山產業學坊建置計畫」於今年7月在南庄辦理了「客庄添手」學徒訓練計畫,招生了30 位青年到農村訪調實習,並於即日起至9月30日舉辦成果發表展示會,分別在南庄遊客中心戶外廣場、水汴頭洗衫坑旁、忘年農莊寶姐廚房、南庄老寮背包空間及南庄郵便局等5個據點,分享學員們七天密集的知識建構與田野踏查的過程,並將所學知識與實作經驗結合,透過五個不同面向的主題,展現他們的所學所想。

  學徒訓練課程安排9 大類,分別為客庄生活文化基本扎根、地方產業認識、房務管理、耕地復甦、食品安全法規與實做、在地產品設計、在地影像製作、社群媒體經營、在地導覽,共計12 堂課,鼓勵參與學員能夠重新認識腳下的土地,進而培養實作知識,深刻理解農村所面臨的問題,投入新時代的創意與思維,增加客庄的活力與生命力。這個夏天,30位出身不同背景的學員共同聚集客家庄,透過不同向度及領域的課程打開進入農村多元技藝的可能性,也透過實地走訪農村,與村民相互學習感受地方真實的脈動,學員們將訓練課程以展版、海報、實體作品分別擺放於不同主題展區進行成果呈現。另也針對淺山地區相關產業,包含段木香菇、紅棗、竹業、柑橘、水稻等進行動態影像紀錄,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可至FACEBOOK搜尋南庄淺山產業學坊粉絲專頁觀看。

  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縣府除了針對客家文化的推廣及特色發展外,也觀察到近年來有許多青年返鄉創業或從事農業的趨勢。因此,為了彌補青年及地方農民、居民之間的落差,藉由本計畫做為媒介進行兩者間的磨合與溝通,透過課程運用學徒訓練課程、山農教育及系統性教導務農等方式,將青年培養成客庄產銷資源小幫手,並期望小幫手們帶著新知與經驗帶給地方創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