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通過獅山勸化堂九獻禮等三項文化資產

  【本報訊】106年11月10日苗栗縣政府於文化觀光局大型會議室舉辦「苗栗縣106年度第1次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經過長達8小時的馬拉松式審議後,獲指定登錄為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民俗類為「獅山勸化堂九獻禮」、傳統表演藝術類為「亂彈戲曲-王慶芳先生」、「客家八音-謝顯魁先生」等三件。

  今年審議案件共14案(3件列冊追蹤案件及11件新進案件),經審議委員會過半數委員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後,今年共有1件民俗、2件傳統表演藝術通過審議新增登錄為本縣無形文化資產,另有列冊追蹤8件及重新啟動提報審議程序3件。

  新登錄之「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獅山勸化堂九獻禮」,源自古禮,顯著反映族群及地方鸞堂之禮儀,同時為廟堂九獻禮創始者,在全台廟宇禮俗中,殊為稀有,具備歷史性、文化性、特色性、在地性及傳統性要件,登錄為本縣民俗,保存者為「財團法人苗栗縣南庄鄉獅頭山勸化堂」。

  新登錄之「傳統表演藝術類」為「亂彈戲曲」,精通亂彈戲曲的王慶芳先生,出身自傳統戲曲世家、且為苗栗地區重要亂彈戲曲表演藝師,專精亂彈戲曲表演藝術,唱腔、身段均傑出,長期從事亂彈戲曲之表演與傳承,為目前少數亂彈與客家戲曲之「戲先生」,熟知並能正確體現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且具傳習能力及意願,故登錄「亂彈戲曲」為本縣傳統表演藝術,並同時登錄保存者為王慶芳先生。

  另苗栗縣之國定無形文化資產「客家八音」,顯著反映客家族群戲曲音樂特色,此次提報之保存者謝顯魁先生,為北部客家戲曲音樂代表性人物,精通各客家八音表演藝術、展現特殊技藝,能體現客家採茶戲曲後場音樂風格,表現傑出,獲得委員一致同意登錄為客家八音保存者。

  文觀局長林彥甫表示,經過這次審議後,苗栗縣登錄之無形文化資產共有22件,民俗類有5件(巴斯達隘paSta´ay及白沙屯媽進香2項亦為國家重要民俗),傳統表演藝術有17件,期望透過指定登錄,讓民眾更加認識縣內無形文化資產,縣府也將持續致力於縣內文化資產的維護與發揚,厚植地方文化能量,保存珍貴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