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暨原住民日活動熱鬧登場

 【本報訊】苗栗縣政府在泰雅原住民文化產業區舉行「106年苗栗縣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暨原住民日活動」,縣長徐耀昌與泰安、獅潭及南庄鄉的原住民族群一同慶祝原住民正名23週年。

 早期原住民經常被以「番」、「山胞」等詞稱呼,讓原住民族感到不受尊重,積極發起正名運動,終於1994年8月1日正名成功,為紀念原住民族這段自我認同及抗爭的歷史,將每年8月1日訂為原住民日,而其意義不僅於正名,更重要的是喚起國人對多元族群的尊重,早造文化融合、族群和諧的社會。

 原住民日活動邀請傳源文化藝術團及汶水國小學生為活動開場,身著鮮豔多彩部落服飾的舞者們,用熱情又充滿活力的原住民傳統舞蹈,獲現場民眾如雷掌聲。

 縣長徐耀昌、立法委員陳瑩服務團隊主任謝建宇、縣議員潘秋榮、黃月娥、原委會族群委員林國雄及泰安、南庄、獅潭鄉公所秘書等人出席開幕式,並在當地泰雅族及賽夏族頭目的帶領下,進行祈福儀式,祈求活動順利圓滿完成。

 縣長徐耀昌致詞時表示,早期以「番」、「山胞」等詞稱呼原住民族很不禮貌,今天舉行原住民日活動,除慶賀原住民正名23週年,更希望透過活動凝聚原住民族間的交流合作,並發揚原住民傳統文化,讓更多人認識原住民之美。

 活動內容多元豐富,除邀請傳源文化藝術團、賽德克巴蘭社青年舞團、頭角原住民文化藝術團、賽夏龍神樂舞團、強棒家族、山人組樂團及巴達斯文化藝術舞蹈協會等知名團體表演原住民傳統舞蹈藝術,另有寫生活動、原住民風味餐及原住民服飾體驗,讓遊客感受原住民族的熱情與活力,並體驗原住民族的文化特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