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東海大學112年參加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一群熱血青年進駐橋仔村近一個月時間,邀請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連江縣政府產業發展處及橋仔鄉親共同分享駐村成果,未來這些成果可做為橋仔社造發展的參考,為漁村再生創造無限可能。
東海大學大專生洄游計畫首度來到馬祖,團隊選定北竿橋仔村做為計畫推動場域,多位大學生組成「橋見小路」團隊,進駐橋仔近一個月時間。9日上午團隊在橋仔村活動中心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駐村成果發表會,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王智緯簡任正工程司、承辦人游哲宏、連江縣政府產發處副處長劉剛以及林俊男、黃嘉琳、黃雅聖三位老師也全程參與訪視,和橋仔村民一起見證同學們調研及創作成果。
橋見小路團隊帶領師長們參觀團隊在橋仔村階段性的駐村計畫成果,從阿南境聚落開始,搭配團隊製作的寶藏圖、彩繪浮球與實體故事牌QR code逐點由駐村學生進行導覽,接著搭船前往大坵島,由大家參與玉珊瑚拔除及實驗油菊草籽的播種,駐村團隊的草籽種植實驗有助於9月起手護大坵的活動能更順利啟動,讓大家深入了解這個生態與傳統建築共存共榮的特色社區。團隊從跨領域整合切入,鏈結周遭休閒觀光資源,結合漁村旅遊,朝向未來漁村創生而努力,期能為北竿橋仔帶入另一層次的農村再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