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深度文化旅遊~修復古蹟-觀音亭

  【本報訊】澎湖縣定古蹟「觀音亭」長年受風吹日曬雨淋,屋頂多處漏水、牆面龜裂,在縣長賴峰偉的指示下,爭取3,000萬進行修復工程,維護澎湖珍貴文化資產。

可能是 5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觀音亭建於康熙35(1696)年,主祀觀世音菩薩,是澎湖民眾的信仰中心,終年香火鼎盛。該寺肇建3百餘年,受戰禍波及,多次整修重建,1957年由地方士紳募款重修成今日廟貌。

可能是戶外的圖像

  2003年,在賴峰偉第二任縣長任內,大規模整修觀音亭,新做屋面、抽換桁木。如今,牆面龜裂白華嚴重,屋瓦滲水,不利古蹟保存,亦影響香客參拜祭祀。

可能是戶外和寺廟的圖像

  因此,縣府文化局向中央爭取經費,獲文化部文資局補助2,400萬、縣配合款600萬,修繕牆面、漏水、鼓樓外觀,並考量鹽分侵蝕力強,將加塗防護漆。

可能是 7 個人和大家站著的圖像

  縣長賴峰偉說,澎湖文化底蘊深厚,縣府將持續爭取經費,妥善維護古蹟,發展深度文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