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莒海廢創作牆壁彩繪~呈現島嶼風情

      【本報訊】馬管處於東莒透過2位感性創作者與在地團隊大浦Plus 協力,利用海洋廢棄物創作出大型牆壁彩繪《滿載而歸》、《西牛魚》,呈現島嶼特色風情。

     馬管處特邀約2020年獲選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藝術游擊」駐村項目創作新秀楊志雅及長期駐島吳晨汝延續去年對東莒在地人文、環境、料理美食的關注,分別運用在東莒島淨灘之海洋廢棄物創作出大型牆壁彩繪。

     創作新秀楊志雅於2020駐島期間採集在地人的飲食記憶,當地居民所釣起的帶魚為在地重要食材,本次創作利用大浦Plus+團隊購入的《海錯圖筆記》一書,找出現今在東莒仍能捕獲的帶魚以及海夫人(又稱淡菜),遂結合兩處圖像巧疊處,發展成今日的牆壁彩繪圖,並參考聶璜於圖上記載一首帶魚短詩:「銀帶千圍,滿載而歸,漁翁暴富,蓬蓽生輝。」取名為《滿載而歸》。

     吳晨汝則以長居東莒觀察,幻化出西牛魚對環境劣化的無奈,東莒島西方數萬千年的犀牛嶼化作一條魚,而礁石遊魚隨著時光流逝生態變遷,取而代之的是海底大量人為垃圾隨著海流四處流浪堆積,鳩占鵲巢蓋起海廢大樓,侵占原有海洋生物的棲息場域,成為毫無生息之地。回到海面,遙望遠處一波波的浪頭不疾不徐在沙灘織出一層層細緻的保麗龍碎屑網,漁業廢棄物如浮標、保麗龍球、魚網纜繩等海漂物則靜靜盤踞島礁凹處。

     馬管處希望透過持續進行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及這次海廢創作,讓地方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迎向更好的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