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指部60週年發行慶東湧日報紀念特刊

    【本報訊】響應今年陸軍東引地區指揮部60週年隊慶隊史館重新開館,連江縣政府文化處特別導入馬祖島嶼博物館運籌機制與文化記憶庫原典創思團隊,協助將隊史數十冊與戰地政務時期的《東湧日報》存報進行數位化,以利於史料永續保存,並從中擷取素材,協助隊史館進行展示更新,同時於隊慶當日仿《東湧日報》發行60週年隊慶紀念特刊。

    《東湧日報》為軍方自辦報紙,於民國46年10月10日正式創刊,民國106年停止日報發行,現主責軍中紀實任務。在戰地政務時期,與《馬祖日報》分屬不同防區體系,兩個報社各自獨立運作,想要了解當時東引軍民生活與民生大小事,《東湧日報》可說是唯一的途徑。歷經手刻蠟紙油印、打字、鉛字排版、到電腦印刷,《東湧日報》見證資訊傳媒的演變,六十多年的歲月,也見證了東引的發展。

     響應60週年忠義隊慶,文化處將於隊慶當日發行紀念特刊,文化處表示,馬祖島嶼博物館的精神是一個滾動式參與的博物館,雖然《東湧日報》已經停止發行,此份紀念特刊,著重於關於東引回憶的採訪報導,不再只是過往的新聞紀實形式,希望與大家一起共筆共創,未來當累積一定程度的資料或逢特定時節,將再不定時發放。

     在東指部引薦下,此次紀念特刊「人物專訪」單元特別訪談曾任反共救國軍第二總隊第四大隊,今已高齡99歲的黃菁華大隊長;民國70年代,開啟東引現代化篇章,東引鄉親最為感念的王易謙指揮官;以及民國87年因應精實案,陸軍反共救國軍指揮部正式改為陸軍步兵第一九五旅的首任旅長黃崑益。此外,團隊另針對《東湧日報》訪談民國65年接任政二科科長兼任東湧日報社社長譚遠雄以及當時也在東引的王寶玨、劉建業,揭開早期報社運作的日常,呈現在此次特刊及隊史館「昨日新聞社在東引-東湧日報」專區。

   「昨日新聞社在東引」除了呈現關於東湧日報社的回憶,記憶庫團隊亦從數位化的《東湧日報》中挑選易有共感的內容、啟示或廣告等,帶領民眾重新解讀過往報紙,看見當時軍民生活的痕跡,亦期能喚起觀展者共鳴,想起曾在東引生活、服務、當兵的回憶。

    有別於過往以軍史沿革、部隊紀實照片為主的展示,此次隊史館的更新,也特別增加了軍旅記憶的篇幅,隊史館與老兵社團〈東引反共救國軍(195旅)退現役之友社〉合作,徵集相關故事與照片,呈現在「我們在東引」時光走廊,每一篇章,都是曾在東引當兵的集體記憶,另特別規劃兩面大型輸出牆,以未對外開放的據點坑道為佈景,提供參訪者拍照留念。

     今年歡慶60週年隊慶,歷任指揮官黃崑益少將、趙希平少將、莫又銘中將、張俊達少將、廖建興少將、陳明華少將,胡宗南將軍子女–胡為真資政、胡為善先生、胡為美女士、胡為明女士,以及黃菁華隊長,均將於九月九日這天重訪東引,與軍民同慶,一同回味在東引的時光,文化處也將於隊慶當日於隊史館繼續蒐集回訪退將與老兵的故事,持續累積東引及部隊的記憶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