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繁衍使命 夏候鳥黑尾鷗飛離東引

      【本報訊】今年4月到東引的黑尾鷗,完成繁衍下一代的使命後,已在日前飛離東引。東引是黑尾鷗的故鄉,飛走了夏候鳥族群,大約在農曆春節時候,又會飛來渡冬的黑尾鷗族群。

     近日,在小紫澳、中柱港等地都已經看不到黑尾鷗的蹤影,離開時間點較往年稍稍提早了一些。下一次再見黑尾鷗要等到明年的1、2月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黑尾鷗到東引繁殖的這段時間沒有遭遇任何一個颱風威脅,在峭壁上等待成長的雛鳥,其存活率相對也會提高。

     來馬祖繁殖的鷗科鳥類中只有黑尾鷗有築巢行為,牠們會在陡峭的岩壁上選擇岩縫或小平台,以乾草堆砌成淺盤狀的巢;黑尾鷗一巢生2~3枚蛋,親鳥會輪流孵蛋,以反芻方式撫育幼鳥。跟馬祖其他島嶼不同的是,在東引賞鷗完全不需要搭船出海去,陸上、港邊就可以輕易發現黑尾鷗優美的飛行姿態。

     早些年時候,黑尾鷗夏候鳥族群主要在老鼠沙、長長鼻一帶的陡峭岩壁築巢,不過,近些年以來,到東引繁殖的黑尾鷗族群的築巢地點,已移至小紫澳「朝山觀音」周邊陡壁,終日在小紫澳的兩凸、三甲桶、龍船沙一帶棲息、飛翔。